台積電有望受惠?日本豪擲5500億美元投資計畫開放外國企業申請
記者孫敬/編譯
日本首席貿易談判代表赤澤亮正(Ryosei Akazawa)26日表示,近期與美國達成的關稅協議中,通過了一項高達5500億美元(約合新台幣16.2兆元)的對美投資計畫,而這項投資方案,將可助台積電在美國興建半導體廠。
延伸閱讀:關稅風暴再起?川普政府兩週內揭曉半導體國安調查報告

日本巨額投資佈局,換取關稅優惠,助建供應鏈韌性
赤澤亮正向表示,美日兩國與其他理念相近的國家,正攜手合作,在攸關經濟安全的關鍵產業中建立更具韌性的供應鏈。他指出,這項5500億美元的投資計畫,將包含股權投資、貸款和擔保等多種形式,目的在於為日本出口至美國的產品爭取更低的關稅,但具體細節尚待公布。
赤澤亮正指出,符合融資條件的專案將不限於美國或日本企業,「如果一家台灣晶片製造商在美國建廠,並使用日本的零組件,或者產品能滿足日本的需求,那也符合條件。」儘管他未點名特定公司,但這顯然為台積電等在美擴建的台灣半導體巨頭打開了受惠的大門。
美國目前高度依賴台灣台積電在先進晶片製造方面的實力,台灣鄰近中國的地理因素也引發了美國對經濟安全的擔憂,台積電在今年三月,向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將額外投入1000億美元在美建廠,加上先前承諾在亞利桑那州投資650億美元興建三座晶圓廠(其中一座已經投產)。
資金活水來源,日本政府金融機構鬆綁支援台廠
日本將透過其國有機構,日本國際協力銀行(JBIC)和日本貿易保險(NEXI)來執行這些對美投資。值得一提的是,日本近期修訂了相關法律,使得JBIC現在也能對日本供應鏈有幫助的外國公司提供融資,這也讓台灣企業在美國獲得日本資金,擁有法律基礎的支持。
在這筆5500億美元總額中,股權投資大約只佔1%至2%,暗示大部分資金將以貸款和擔保的形式提供。當被問及白宮聲明稱美國將從該方案中保留90%的利潤時,他解釋說,這個數字僅指股權投資的回報,佔總額的比例極小。赤澤亮正強調,儘管日本最初希望獲得一半的利潤回報,但跟透過這項協議可避免的約10兆日圓(約合676.5億美元)關稅成本相比,損失的利潤非常的小。
赤澤亮正補充,日本的目標是在川普總統目前的任期內,將這5500億美元的投資部署到位。
資料來源:Reut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