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加速自動化升級 供應鏈夥伴面臨成本轉嫁挑戰!

記者孟圓琦/編譯

據《DigiTimes Asia》獨家報導指出,隨著蘋果積極推動供應鏈多元化、降低對中國製造的依賴,其正向合作夥伴施加壓力,要求他們自行承擔自動化生產線的升級成本。這項舉措不僅是美中貿易戰的後續影響,也顯示蘋果未來生產策略,將更仰賴技術而非勞動力。

Gemini Generated Image hyajf9hyajf9hyaj
蘋果積極推動供應鏈多元化,並向合作夥伴施加壓力,要求他們自行承擔自動化生產線的升級成本。(圖/AI生成)

報導指出,蘋果雖長期鼓勵供應商投資自動化,但計畫自2025年起全面強化執行力度。根據供應鏈消息人士透露,蘋果已將「自動化」設為取得訂單的先決條件,要求供應商必須自主投入相關設備,而非由蘋果提供資金援助。

延伸閱讀:
蘋果AI眼鏡有望明年見?「這3項」功能將成決勝關鍵
揮別舊愛!蘋果宣告「這4項」產品即將走入歷史、宣判過時

此項政策涵蓋iPhone、iPad、Apple Watch及Mac等所有主要產品線。儘管供應商初期將面臨較高的投資成本,但長期而言,自動化有望提高良率並降低生產費用。然而,這也意味著即使生產線移往中國以外的國家,當地勞工市場可能無法從中受惠,因為蘋果的自動化策略旨在「減少對人力的依賴」。

這項自動化趨勢雖不令人意外,卻與美國政府希望製造業回流、創造就業機會的說法形成對比。例如,美國商務部長霍華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曾表示:「數以百萬計的人力為iPhone鎖上小螺絲的場景,將會回到美國。」

儘管蘋果曾透過回收基礎設施計畫等華麗宣傳來回應美國政府,但最新報導明確顯示,無論生產基地設於何處,推動蘋果供應鏈轉移的核心動能,將是自動化技術,而非勞動力的需求。

資料來源:9to5mac

Loading

在 Google News 上追蹤我們

發佈留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