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燒錢」狂潮引爆科技股價飆升 甲骨文Oracle成最新受惠者
記者彭夢竺/編譯
美國人工智慧公司OpenAI的巨額支出,正在為科技產業注入強勁動力。甲骨文(Oracle)股價上週歷史性地飆升,正是得益於其龐大的訂單,其中大部分來自與OpenAI的合作協議。
甲骨文訂單爆量 OpenAI成關鍵推手
甲骨文公司上週發布了亮眼的財報,OpenAI的巨額雲端運算技術支出承諾成為了財報的關鍵亮點,也再次證明了OpenAI這家私人公司在過去3年裡對科技產業的巨大影響力。
甲骨文在財報中提到,公司在上個季度簽署了四份數十億美元的大型合約,其中一份就來自OpenAI。此外,先前已公開的資訊顯示,OpenAI同意與甲骨文共同開發4.5千兆瓦的美國數據中心。更驚人的是,華爾街日報報導,OpenAI已同意在未來五年內,投入3,000億美元的運算能力,這筆鉅額支出將從2027年開始執行。
這項消息讓甲骨文的「履約義務」從去年同期激增359%,達到驚人的4,550億美元。儘管甲骨文股價在上週一度創下自1992年以來最大單日漲幅(36%),但在接下來的2天內,因部分投資人對訂單過度集中於單一客戶感到擔憂,股價回落超過10%。
延伸閱讀:OpenAI天價合約助攻!Oracle創辦人晉升全球首富候補 距馬斯克僅一步之遙
科技巨頭雨露均霑 與OpenAI緊密相連
這股由OpenAI帶動的「燒錢」風潮已非首次。就在甲骨文財報公布的一週前,晶片大廠博通(Broadcom)也因宣布與一家神秘客戶達成100億美元的客製化晶片協議而股價大漲,分析師普遍認為該客戶就是OpenAI。
在科技巨頭中,微軟(Microsoft)與OpenAI的關係最為緊密。微軟不僅向OpenAI投資了超過130億美元,還擔任其主要雲端合作夥伴長達六年。輝達(Nvidia)市值躍居全球之首,也與OpenAI密不可分,其圖形處理器(GPU)是大型語言模型開發和運行大型AI工作負載的核心。
自OpenAI於2022年底推出ChatGPT以來,甲骨文、博通、微軟和輝達這四家公司的總市值已合計膨脹超過4.5兆美元。
燒錢模式引發疑慮 OpenAI轉型為營利實體
儘管OpenAI持續「撒錢」投資,但其燒錢模式也引發了部分市場專家的擔憂。D.A. Davidson分析師吉爾·盧里亞(Gil Luria)指出:「雖然我們都喜歡ChatGPT,但OpenAI仍是一家非營利組織,其籌集資金的能力有限。」
OpenAI的估值高達5,000億美元,這背後是少數投資人押注它能成功擊敗Meta、Google、Anthropic等競爭對手,並在全球AI競賽中勝出。
OpenAI加速轉型 承諾未來龐大營收
儘管目前仍在虧損,OpenAI預期其營收將繼續以驚人速度增長。繼六月達到100億美元的年度經常性收入後,外媒證實OpenAI的年度經常性收入有望在2029年達到1,250億美元。
為了應對龐大的資金需求,OpenAI正在加速轉型,其非營利母公司將繼續監督業務,並在商業實體轉型為公益法人(public benefit corporation)後,持有其超過1,000億美元的股權。OpenAI必須在年底前完成重組,才能獲得最新一輪400億美元融資的全部資金。
甲骨文前景仍存挑戰 專家看法分歧
儘管與OpenAI的巨額合約讓甲骨文市值一度逼近兆元俱樂部,但其在雲端產業的地位仍受到質疑。Bessemer Venture Partners合夥人拜倫·迪特(Byron Deeter)表示,甲骨文在雲端基礎設施領域長期落後於亞馬遜、微軟和Google。
迪特認為,甲骨文仍是「B級雲端供應商」,在AI軟體或晶片領域沒有顯著地位。他直言:「2天前,我們都認為甲骨文在AI領域幾乎沒有任何份量。但他們宣布了這項超級大單後,人們認為他們是下一個偉大的雲端供應商,我對此並不認同。」
資料來源:CN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