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薄機身藏玄機?iPhone Air拆解報告:極致纖薄設計未犧牲其維修性
記者孟圓琦/編譯
在蘋果推出號稱「史上最輕薄」的iPhone Air後,外界普遍關注其極致的輕薄化設計是否會以犧牲維修性為代價。為了要解答這項疑慮,知名的維修權威網站 iFixit 進行了全面的拆解分析,而結果顯示,這款極致工藝的結晶,其內部設計依然維持了令人驚喜的維修友善度。

iFixit 最終給予 iPhone Air 高達 7/10 的維修分數,這項成績不僅證明了其內部結構的合理性,也宣告了蘋果在產品設計上的一次重大勝利。
根據 iFixit 發布的拆解報告與詳細的 3D X 光掃描圖,iPhone Air 的內部佈局與蘋果發表會所揭示的一致:龐大且佔據絕大部分空間的電池模組,與其餘高度整合的零組件,共同被巧妙地集中在機身頂部的相機區域。這種佈局不僅讓手機重心更為平衡,也為重要的維修操作提供了清晰的通道。
延伸閱讀:
真的地表最強!iPhone Air耐用性實測結果驚人97.5公斤定點壓力才斷裂
蘋果庫克親揭iPhone Air續航奧秘:eSIM幫你把電量「放大」了!
報告中特別點出了幾項關鍵的維修友善設計。具體而言,iFixit 盛讚其電池的更換便利性。iPhone Air 的電池模組不僅有堅固的金屬外殼保護,更沿用了蘋果去年起開始採用的電擊解黏膠條。這項設計巧思允許第三方維修人員透過 12V 電池進行電擊,讓膠條自動失去黏性,從而無需使用傳統工具撬動電池,大幅降低了刺穿電池的風險與更換的難度。
此外,iPhone Air 的 USB-C 連接埠也採用模組化設計,一旦該零件因長期使用而發生故障,維修人員可以輕鬆地進行單獨更換,無需連帶更換周圍其他昂貴零件。iFixit 也強調,得益於自 iPhone 14 開始採用的「中框」設計,維修人員可以從螢幕背面打開手機,而無須冒著損壞脆弱的 OLED 螢幕的風險,這對於後續的零件更換和檢修工作至關重要。
綜觀所有評估,iPhone Air 最終獲得與 iPhone 16e 和 iPhone 16 Pro 相同的 7/10 維修分數,打破了「超薄等於難修」的迷思。這項成果也歸功於蘋果近年來在維修權方面的努力,特別是透過其「自助維修計畫」(self-service repair store)提供官方零件,讓消費者與第三方維修商能更便利地取得所需材料。總體而言,iPhone Air 的成功證明了蘋果有能力在追求極致設計的同時,依然兼顧產品的實用性與可持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