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達投資不全部都是現金?外媒曝OpenAI拿到部分的是等價算力晶片
記者孫敬/編譯
輝達(NVIDIA)與OpenAI本週稍早宣布,輝達將在未來幾年逐步投入數十億美元,用於協助OpenAI建設AI超級運算中心。不過,這筆資金大部分並非現金,而是以OpenAI未來使用輝達晶片的方式來支付。
延伸閱讀:OpenAI獲輝達投資背後 組織架構、資金缺口、晶片供應穩定嗎?

以租賃取代買斷,OpenAI解決高昂融資成本
根據知情人士透露,輝達將在OpenAI的資料中心啟動時,逐步將投資資金到位,最初的100億美元將會很快提供給OpenAI,以協助其部署第一個千兆瓦(gigawatt)運算能力的資料中心。
知情人士指出,OpenAI作為一家缺乏正向現金流的非投資等級新創公司,融資仍然成本高昂。OpenAI高層曾表示,股權是為資料中心籌資最昂貴的方式,並表示公司正準備透過舉債來涵蓋其餘的擴張成本。因此,的租賃選項和長期承諾,可以幫助公司在舉債時,從銀行獲得更好的條件。
雖然細節雖然仍未完全公開,但據知情人士透露,輝達將在未來幾年逐步投資高達1,000億美元,用於協助OpenAI建設AI超級運算中心,而第一座超級電腦預計將於2026年下半年上線。
同時,這筆投資將會分階段進行,OpenAI將以租賃而非買斷的方式來支付輝達的GPU。透過租賃方式,OpenAI可以將晶片成本分攤至長達五年,這讓輝達必須承擔更多的風險。
循環交易引發疑慮?奧特曼親自回應說明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形容這筆交易是規模龐大的合作。他估計,一座具備千兆瓦(Gigawatt)運算能力的AI資料中心,成本約為500億美元,其中350億美元將用於支付輝達的GPU費用。
OpenAI財務長Sarah Friar也在受訪時指出,像輝達和Oracle這樣的合作夥伴,正透過強大的財務實力來協助打造這些超級運算中心,OpenAI最終將為這些營運支付費用,「我認為我們現在要關注的是算力資源不足的問題。」隨著業務的增長,我們將更有能力支付未來的算力費用並創造更多收入。
紐伯格資產管理公司分析師Jamie Zakalik指出,這筆交易存在循環性質,意指OpenAI獲得的資金,最終又流回了提供資金的輝達,這可能會讓外界質疑,這些華麗的數字是否真的創造了新價值。
對此,OpenAI執行長奧特曼(Sam Altman)回應,公司始終專注於創造實質需求。「我們需要持續向消費者與企業提供服務,並打造出人們願意付錢購買的優質新產品,」他表示,「只要這件事持續發生,就能為這些資料中心與晶片買單。」
資料來源:CN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