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需求爆發 台積電第三季淨利預估狂增28%再創單季新高
記者孫敬/編譯
受惠於AI基礎設施永不滿足的需求,台積電預計第三季淨利將增長28%,創下單季新高紀錄,但美國的關稅政策仍可能帶來變數。
根據LSEG SmartEstimate彙編20位分析師的預測,台積電第三季(截止至9月30日)淨利預估將達到4,154 億元新台幣(約135.5億美元)。台積電先前已預告第三季營收將增長30%,若利潤超過3,983億元新台幣,象徵該公司史上最高的季度淨利,同時也是連續第7個季度實現獲利增長。
延伸閱讀:台積電2奈米製程良率持平70% 何時進入量產階段引發關注

AI需求難擋,台積電領先優勢持續擴大
研究機構IDC集團副總裁Mario Morales預計,台積電今年的營收將增長至少30%至35%。他認為,由於AI基礎設施投資持續呈現指數級增長,加上輝達和AMD等領先的晶片供應商,只有台積電一個代工選擇,台積電將繼續超越同業的表現。
Morales表示,關稅和貿易爭端增加了市場不確定性,但AI基礎設施仍然是雲端服務供應商、製造商和科技公司之間的戰略要地,確保資本將持續集中在這個領域。台積電作為亞洲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市值約1.22兆美元,幾乎是競爭對手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的三倍。台積電預計將於本週四(10/16)公布財報,並將在格林威治時間0600點(台灣下午2點)舉行的財報會議上提供第四季營運方向。
美國要求台積電產能五五分,遭台灣拒絕
目前尚不清楚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政策將對台積電產生多大影響。台灣出口至美國的產品目前面臨20%的關稅,但不包含晶片。然而,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上個月提出建議,希望台灣公司能夠將晶片的生產地點以50−50的比例,分配在台灣和美國。相比之下,目前絕大多數的生產仍集中在台灣島內。
台灣政府已拒絕了這項提議,而台積電也已經在美國亞利桑那州投資1650億美元興建新廠。市場對於AI發展的樂觀情緒,使得台積電的股價今年以來已上漲30%,很大程度上抵銷了關稅帶來的擔憂。這支權值股的上漲也推動了台灣加權指數(.TWII)同期上漲了16.9%。
資料來源:Reut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