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迎擊輝達?博通推出Thor Ultra網通晶片搶攻AI數據中心

記者孫敬/編譯

博通(Broadcom)週二發布了一款名為Thor Ultra的全新網通晶片,協助企業透過連接數十萬顆數據處理晶片,來建立AI運算系統,此舉將深化與輝達(NVIDIA)的競爭。

延伸閱讀:ASML淨新增訂單超預期 AI熱潮難掩中國市場「顯著下滑」危機

Broadcom 20251016 scaled
博通全新網通晶片Thor Ultra對標競爭對手輝達。(圖/博通)

Thor Ultra定位在數據中心端的應用

Thor Ultra晶片能讓運算基礎設施營運商部署遠超以往數量的晶片,使他們能夠建立和運行大語言模型,為ChatGPT等AI應用程式提供算力。這款晶片將與輝達的網路介面晶片正面交鋒,目標是進一步鞏固博通在專為AI應用設計的數據中心內部網路通訊中的主導地位。

就在週一,博通才宣布與OpenAI達成協議,將從2026年下半年開始,推出價值10吉瓦(gigawatts)的客製化晶片,直接挑戰輝達在AI加速器市場的壟斷地位。

博通執行長陳福陽去年底曾表示,該公司針對各種AI晶片所瞄準的市場規模,預計在2027年將達到600億至 900億美元,包含網通晶片和協助Google及OpenAI製造的資料中心處理器。

Thor Ultra擔任關鍵連結,客製化晶片挹注百億營收

博通在2024財年報告的AI相關營收已達122億美元。去年9月,該公司還宣布獲得了一筆金額高達100億美元的客製化數據中心AI晶片訂單,但並未公開客戶是誰。

Thor Ultra晶片是博通網通晶片產品線不斷擴大的一部分,它在AI系統與數據中心其餘部分之間扮演了關鍵的連結角色。這些網通晶片協助數據中心營運商在設施內部移動資訊。

博通資深副總裁Ram Velaga向外媒分享:「在分散式運算系統中,網路對於建立這些大型集群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因此,我不意外任何從事GPU業務的公司都希望確保它們能參與到網通領域。」

雖然網通晶片對於公司的戰略至關重要,但博通協助Google等大型雲端運算公司設計的AI晶片,才是利潤豐厚的業務。

據分析師估計,博通已參與Google Tensor處理器的多代開發,Google早在十多年前就開始設計Tensor晶片,這項合作已為博通帶來數十億美元的營收。

博通聚焦研發設計,確保系統級整合優勢

在去年9月博通聖荷西網通晶片測試實驗室的參訪中,公司高層詳細介紹了為建立和測試新的網通處理器所採取的措施。工程師們將Thor Ultra的頻寬比上一代產品提高了一倍,並從生產的最初階段就對晶片進行了嚴格的測試和評估。

為了製造像Thor Ultra或旗艦級Tomahawk網通交換器系列這樣的晶片,工程師們圍繞著晶片設計了整個系統。他們與硬體系統團隊討論晶片將採用的封裝類型、所需的功耗以及將產生的熱量。

博通本身雖不銷售伺服器,但它會將做出的元件和系統設計提供給客戶進行測試,作為他們架設網通基礎設施的參考。「我們每投資1美元在晶片上,我們的生態系統夥伴至少會投資6到10美元。因此,我們很大一部分的重點放在設計上,就好像我們幾乎準備好將其投入生產一樣。」Velaga回應。

資料來源:Reuters

Loading

在 Google News 上追蹤我們

發佈留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