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模擬毀滅級太陽風暴 警告真實風險:沒有任何衛星能倖免

記者林育如/編譯

歐洲太空總署(ESA)近日在德國達姆施塔特的任務控制中心,上演了一場前所未有的「太陽末日」模擬演習。這場極端太空天氣模擬,是為了測試若地球再度遭遇如1859年「卡林頓事件」等級的超級太陽風暴,歐洲各衛星與地面系統能否撐得住。結果可說是「全員中招」——沒有任何一顆衛星能全身而退。

1 16
歐洲模擬災難性太陽風暴,警告歐洲各衛星與地面系統,沒有任何一顆衛星能全身而退。(圖/AI生成)

演習以即將於11月升空的Sentinel-1D衛星為假想主角,模擬太陽突然釋放出三重攻擊:首先,一道強烈的X級太陽閃焰在八分鐘內抵達地球,高能輻射瞬間擾亂通訊、雷達與追蹤系統;接著,密集的質子、電子與氦核流襲擊地球軌道,造成衛星儀器誤讀、資料錯亂,甚至硬體損壞;最後,一場巨大的日冕物質拋射(CME)在十五小時後撞上地球磁場,使高層大氣膨脹、衛星阻力飆升至平時的四倍,衛星軌道偏移、碰撞風險急劇上升。

ESA任務控制人員被迫即時做出反應,模擬中各衛星系統接連失靈,顯示若真有如此規模的太陽爆發,後果將難以想像。「這種事件若發生,沒有完美的解方,我們的目標只能是盡量保護衛星、減少損害,」Sentinel-1D副任務經理湯瑪斯·歐姆斯頓(Thomas Ormston)指出。

ESA太空天氣建模協調員喬治·阿瑪亞(Jorge Amaya)也坦言,即使在低地球軌道的衛星受到地球磁場部分庇護,面對「卡林頓等級」的爆發,依然難逃災難。「這樣的太陽能量釋放,可能摧毀所有在軌運行的衛星。」

除了太空,地球上的電網、管線也可能被過量磁能灌入,造成斷電或設備損壞。ESA透過這次演習,檢驗了在極端條件下的應變流程,也為未來真正的太陽風暴提前預演。

延伸閱讀:
火山爆發揭開火星赤道冰塊之謎!古老爆炸性火山或助冰藏地表下
天文學家拍到「雙黑洞共舞」!解開40年謎團的震撼影像誕生
銀河煉金術揭祕:新研究發現老行星「不夠鐵」 地球是進化的產物

「這不是會不會發生的問題,而是什麼時候發生,」ESA模擬負責人古斯塔沃·巴爾多·卡瓦略(Gustavo Baldo Carvalho)強調。為了未雨綢繆,ESA正擴建太陽監測網絡,並籌備2031年「Vigil」任務——該衛星將部署在太陽與地球間的L5拉格朗日點,可提前偵測太陽爆發,為地球爭取關鍵反應時間。

這場驚心動魄的模擬提醒人們:面對太陽的威力,人類仍極其脆弱,但準備得越充分,損失就能越少。

資料來源:Space.com、Archyde、YourWeather.co.uk

Loading

在 Google News 上追蹤我們

發佈留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