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成最有趣的遊戲年!多樣性與獨立遊戲突圍GOTY戰線
記者孟圓琦/編譯
原被視為《俠盜獵車手6》(GTA 6)壟斷的2025年遊戲年,因該作延期至2026年發布,反而造就了近年來最耐人尋味的一年。業界觀察指出,2025年的精彩之處並非來自超級大作的數量,而是來自遊戲類型的極致多樣性,許多獨立或利基型作品得以在年度最佳遊戲(GOTY)的競爭中佔據重要位置。

GOTY提名名單:多樣性成核心亮點
過去幾年,當人們稱讚某年是「遊戲大年」時,通常指的是有幾款極受歡迎的3A大作問世。然而,2025年的情況截然不同。雖然論整體陣容難以比肩2023年、2007年等傳奇年份,但它在競爭格局上表現出罕見的廣度。
以金搖桿獎(Golden Joysticks)的GOTY提名名單為例,傳統3A級巨作如《羊蹄山戰鬼》(Ghost of Yōtei)和《咚奇剛 蕉力全開》(Donkey Kong Bananza)的同時,也看到《Peak》和《Blue Prince》等獨立或規模較小的作品成功入圍。
延伸閱讀:
多人合作烹飪遊戲《Overcooked》前進實境秀!A24聯手Netflix重現廚房災難
Switch 2遊戲匱乏?任天堂9款重量級新作發售日確認、推豪華遊戲陣容

在大型提名者中,多樣性同樣顯著。長期被忽視的恐怖類型有《沉默之丘f》()代表;堅持沉浸式角色扮演根源的《天國降臨:救贖2》(Kingdom Come: Deliverance 2)亦獲肯定。當然,承載著極高期待的《黑帝斯2》(Hades 2)和一度被視為年度鎖定之作的《絲之歌》(Silksong)也赫然在列。
值得一提的是,在競爭相對「清淡」的一年,多款重量級作品仍與提名失之交臂,包括《刺客教條:暗影者》(Assassin’s Creed Shadows)、《瑪利歐賽車世界》(Mario Kart World)、《忍者外傳4》(Ninja Gaiden 4)、《魔物獵人 荒野》(Monster Hunter Wilds)以及《邊緣禁地4》(Borderlands 4)。《Peak》能夠在這些大作中突圍,顯示出2025年最大的優勢在於廣度(Breadth)。

大作退避的連鎖效應與2026年展望
獨立遊戲之所以能在2025年蓬勃發展,部分歸功於《GTA 6》缺席所帶來的連鎖反應。許多發行商曾公開承認,因懼怕與《GTA 6》競爭,而調整了發行窗口。然而,部分公司卻選擇跳過2025年這個相對「精實」的發行檔期,將作品延後至2026年,反而可能與他們原本想避開的《GTA 6》正面交鋒。
當然,2025年並非完全缺乏大作支撐。PlayStation平台推出了《死亡擱淺2:冥灘之上》(Death Stranding 2: ON THE BEACH)和《羊蹄山戰鬼》,兩者雖然有望衝擊各大獎項,但可能仍與GOTY桂冠擦身而過。任天堂則迎來了新主機的發布,除了《咚奇剛》和《寶可夢》外,今年還有《密特羅德》(Metroid)、《星之卡比》(Kirby)和《薩爾達傳說》衍生作助陣。

展望2026年,業界仍在觀察這場「大作延期潮」的影響。是否會像2021年因疫情導致生產延誤,進而造成2023年遊戲大作「大塞車」的盛況,目前仍是未知數。
無論未來如何,2025年將作為一個以「多樣性」著稱的年份被銘記。儘管年度最佳遊戲的競爭可能因《Clair Obscur: Expedition 33》(光與影:33號遠征隊)的一枝獨秀而缺乏懸念,但整體遊戲目錄所呈現的豐富類型,絕對值得玩家和業界慶祝。
資料來源:thegam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