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飯票不吸引人?Z 世代職場新態度:薪酬、彈性、意義才是王道
記者林育如/編譯
Z世代不再眷戀「長期飯票」,這現象不只顯現在歐美國家,也出現在發展中國家-印度 Z 世代身上。《The Economic Times》報導指出,根據最新調查顯示,印度 Z 世代(1997-2007 年出生)在職場選擇上出現新趨勢,不僅重視薪酬高低與工作彈性,更看重工作是否具有個人意義和價值。Randstad India 發布的《The GenZ Workplace Blueprint》調查報告指出,這股重視工作意義的趨勢並非僅在印度出現,跨國研究也顯示,全球 Z 世代對於自主性、彈性與符合自身價值的工作環境普遍抱持高度期待。受訪的 750 名印度 Z 世代雖然仍重視財務安全,但更希望工作能提供自主性、彈性,以及符合個人價值的工作內容。

報告指出,與額外假期或傳統福利相比,Z 世代更看重「高薪酬」、「彈性上下班或遠端工作」以及「工作與生活平衡」。此外,他們對旅行或海外遠端工作的機會也相當重視。
Randstad India 董事總經理兼執行長 Viswanath PS 表示,企業若能在文化中融入「終身學習機會」、「包容性環境」以及「彈性政策」,不僅能吸引 Z 世代,更能建立面向未來的人才基地。
延伸閱讀:
職場「老掉牙」建議該丟掉了?六個你可能誤信的職涯迷思
奧斯卡影后、好萊塢頂尖製片人瑞絲薇斯朋:焦慮才是我成功的「隱藏助力」!
Alphabet X執行長用「高失敗率」談創業 2%機率如何登月成功?
調查中也顯示,Z 世代對人工智慧(AI)態度兩極:82% 對 AI 用於解決問題感到興奮,並積極在工作或學習中使用 AI 工具;但 44% 仍擔心 AI 可能影響其未來職涯。為此,52% 的受訪者正透過 AI 工具、在職培訓或同儕學習來強化自身技能,顯示 Z 世代不再單純等待升遷,而是主動提升自我能力。
報告強調,Z 世代不再追求「在同一家公司工作 20 年」的傳統模式,更重視企業是否投資員工成長,以及是否尊重個人生活與平衡需求。若仍以傳統年資制升遷、固定福利及固定工時作為吸引手段,將難以留住這群人才。
隨著 Z 世代在印度勞動力中占比持續上升,企業面臨調整人才策略、工作文化與管理模式的挑戰。特別是科技產業,Z 世代明確傾向「全職工作加副業」的混合職涯模式,企業若能在技術發展與個人自主間找到平衡,將更容易吸納優秀年輕人才。
總結來看,Z 世代職場選擇重點已由穩定轉向彈性、成長與工作意義,企業若能順應趨勢,將在人才競爭中取得先機。
資料來源:The Economic Time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