鯨魚為何不容易得癌症? 科學家找到答案 可能改寫人類醫學

記者鄧天心/綜合報導

在廣闊的海洋深處,龐大的鯨魚或許藏著人類一直尋找的長壽與抗癌祕密,最新發表於《Nature》的研究發現,弓頭鯨(Bowhead whale)壽命可超過200年,卻極少罹患癌症,其關鍵在於擁有遠勝人類的高效DNA修復機制。

這項跨國研究由羅徹斯特大學、愛因斯坦醫學院、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德州MD安德森癌症中心及哈佛醫學院等團隊共同完成,主導學者包括Vera Gorbunova、Andrei Seluanov與Jan Vijg,研究團隊成功破解「皮托悖論」(Peto’s Paradox),理論上,大型動物體內細胞數量龐大,DNA複製次數多、突變機率高,應該比人類更易罹癌;但現實卻恰好相反。

e1f8c5e4 076f 47bb 8e0e d826f6ff433d
最新發表於《Nature》的研究發現,弓頭鯨(Bowhead whale)壽命可超過200年,卻極少罹患癌症,其關鍵在於擁有遠勝人類的高效DNA修復機制。(圖/AI生成)

延伸閱讀:

研究證實:長期服用褪黑激素 恐增加心臟衰竭風險

研究人員比較了弓頭鯨與人類細胞在面對癌變突變時的表現,結果顯示,雖然鯨魚細胞在較少突變下就能轉換為癌細胞,但牠們的DNA幾乎不會產生自發性錯誤,顯示出強大的修復能力。團隊進一步追蹤這種差異源自何處,發現弓頭鯨基因的突變速率極低,主要因牠們在處理DNA「雙股斷裂」方面極為高效。

一般細胞修補這類損傷的方式,稱為「非同源性末端接合」(non-homologous end joining, NHEJ),但若接合不完全,可能會像用膠水黏合破鏡般留下裂痕。弓頭鯨的細胞則能更準確「熔合」DNA片段,幾乎不留錯誤痕跡。

研究還發現,一種冷誘導RNA結合蛋白(CIRBP)在其中扮演關鍵角色。人類體內也存在這種蛋白,但弓頭鯨版本的CIRBP運作效率更高。當科學家將鯨魚的CIRBP基因導入人類細胞,細胞修復DNA的速度與準確度明顯提升,也降低了突變產生的機率。

這項成果不僅解釋了鯨魚長壽與抗癌的生物學基礎,也為人類開啟新的醫學想像。未來若能模仿鯨魚細胞的DNA修復機制,醫學界有望開發出預防癌變與延緩老化的新方法。研究團隊指出:「自然界可能早已寫下抗癌的答案,只待人類用科學把這段密碼讀懂。」

資料來源:NatureThe Indian Express

Loading

在 Google News 上追蹤我們

發佈留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