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發會主委葉俊顯:台積電助台灣人均GDP超越南韓 仰賴「TSMC+1」

記者孟圓琦/編譯

國家發展委員會主任委員葉俊顯17日表示,台灣人均國內生產毛額(GDP)之所以能夠超越南韓,台積電功不可沒。他也指出,在當前全球AI浪潮的推動下,台積電的產能滿載,證明了其在先進製程領域的絕對優勢,並將其成功進一步歸功於「TSMC+1」的獨特模式:信任(T)、系統(S)、人才,包含創辦人張忠謀(M)、文化(C),加上政府在半導體先進製程上的技術限制(+1),確保關鍵製程不外流──尤其到中國。

準國發會主委葉俊顯表示,AI新十大建設是重點推動項目。(圖/截取自行政院YT直播)
國發會主委葉俊顯表示,台積電助台灣人均GDP超越南韓,關鍵在於仰賴「TSMC+1」。(圖/截取自行政院YT直播)

葉俊顯直指關鍵的「TSMC+1」裁示台積電成功的方程式,包含了:客戶信任(Trust),台積電不做自己的品牌,所有的品牌都是客戶,且能按期需求進行客製化、系統(System)則包含生態系統與教育系統、人才,包含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Morris)、文化(Culture)則是台灣獨有的工作文化,包括工程師們願意配合產線的高度彈性,最後的「+1」,就是政府對晶圓廠去中國投資所設下的限制,嚴格規定特定製程不能傳出海外。

延伸閱讀:
國發會主委葉俊顯上任:擘劃AI新十大建設、優化地方創生3.0
工總2025白皮書提全球戰略 國發會承諾攜手產業轉型

葉俊顯認為,種種要素共同構築了台灣半導體產業難以複製的護城河,而台電的各項優勢,有望持續至少5到10年,為國家打造一個更為多元且具韌性的經濟體系。然而,葉俊顯也語重心長地提醒:「台灣不能沒有台積電,但也不能只有台積電。」這句話為國發會的未來施政方向定下了基調。了持續支持半導體產業,國發會的重心將更廣泛地佈局於新創產業與地方創生,期望透過多軌並進,讓台灣經濟的果實能更均衡地分配給所有民眾,實現真正的「有感」發展。

Loading

在 Google News 上追蹤我們

發佈留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