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全國科普論壇25日登場 產官學跨界對話淨零未來
記者黃仁杰/台北報導
教育部為面對全球氣候變遷加劇,呼應臺灣2050淨零排放12項關鍵戰略行動的國家政策目標,及早規劃公家機關因應作為, 25至26日將舉辦2025全國科普論壇,特別以「科普教育與淨零未來:從知識傳播到公民行動」作為主題,匯聚博物館、學術界、教育界、基金會及產業代表,共同探討如何透過科學教育推動社會邁向淨零永續。

25日開幕當日特別邀請財團法人中鼎教育基金會董事長簡又新擔任專題演講人,分享多年在綠色工程與教育推廣上的寶貴經驗,並就「企業如何與博物館攜手推動科普與永續發展」部分,提出深具啟發的觀點,為本屆論壇的重要亮點。
此外,也邀請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館長王明源與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黃文山分享「博物館的淨零實踐」,探討館舍如何透過展覽設計、能源管理與教育推廣等,成為減碳行動的示範場域。最後,將由教育部終身教育司司長梁學政主持綜合座談,聚焦於企業與教育部所屬機構如何攜手共創永續,透過跨界對話凝聚不同部門的力量,為未來科學教育與永續發展勾勒出具體藍圖。
這場由教育部指導、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主辦,全國五大科學博物館共同舉辦的科普論壇,將深入探討科普教育如何促進社會邁向淨零排放,並提升大眾對氣候變遷、碳排放減量及永續發展的理解與實踐能力。期以博物館作為科學知識的重要傳播起點,讓民眾瞭解如何透過科技應用、跨領域合作與創新教育模式,將「淨零」從概念轉化為全民的行動,成為論壇的核心議題。
論壇中除了專題演講之外,也徵求各界對於節能減碳行動及研究進行案例分享,以促進產、官、學之間在學術與實務上的交流。論壇的活動也特別規劃與環境保育、節能減碳及面對未來環境變遷議題的特色參訪活動,包括「潮境方舟遊船」、「容軒生態步道導覽」與「海洋未來式特展參觀」等,讓與會者透過互動體驗實地感受科學教育及永續理念的結合。
教育部表示,該論壇不僅是知識交流的平臺,更期待凝聚博物館、教育界與企業界能量,推動全民科學素養提升,引導社會轉化為落實節能減碳的具體行動,共創智慧永續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