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獄工作模式「996」蔓延 為何矽谷AI新創72小時高工時成常態?

記者彭夢竺/編譯

過去以優渥福利聞名的矽谷科技業,如今部分AI新創公司正要求員工接受一週工作72小時的「996」排班制。這種源自中國的超高壓工作模式,正悄悄在美國AI領域蔓延,員工若想獲得工作,就必須毫不猶豫地回答「是」。

155484016 fb link

「996」重現矽谷 工時暴增引發爭議

根據外媒《wired》報導,「您願意工作將近標準每週 40 小時的兩倍工時嗎?」這是許多美國新創公司在招募潛在員工時會問的問題,而答案必須是斬釘截鐵的「是」,才能獲得這份工作。

這些公司正採納一種在中國廣為人知、名為「996」的密集工作時間表,意指早上9點工作到晚上9點,每週工作6天,換算下來,就是每週72小時的超長工時。

在中國,「996」現象曾引發大規模抗議,並被批評為「現代奴役」,批評者甚至將多起員工過勞死歸咎於此工作模式。儘管在海外帶有負面意涵,但許多美國公司,特別是那些投入AI領域的新創企業,卻正同時採納這種工作模式及其名稱,以期在彼此之間,乃至與中國的競爭中脫穎而出。

經營人力資源和招聘公司,同時也經營勞動法規遵循新創企業的連續創業家 Adrian Kinnersley,對於如此多的新創公司全力投入「996」模式感到驚訝。他表示:「這變得越來越普遍。我們有好幾個客戶,在篩選候選人進行面試之前,一個先決條件就是他們是否願意接受『996』工作制。」

後疫情時代的鐘擺效應 從平衡到極限工時

新冠疫情初期,美國勞工的工作條件討論多半圍繞著職業倦怠和增加彈性的需求。即使是在以高強度著稱的科技業,公司也開始強調促進工作與生活平衡的努力。然而,現在對「996」興趣的激增,顯示鐘擺已擺向了另一個極端。

這與特斯拉(Tesla)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對旗下社群平台 X(原 Twitter)員工發出的「極端硬核(extremely hardcore)」最後通牒不謀而合,鼓勵他們以超乎尋常的工時投入工作。

新創公司文化核心 高工時換取成長?

這些公司並不難找到願意接受挑戰的員工,有些甚至將此視為其工作文化的核心。AI新創公司 Rilla,銷售專為水電工等承包商設計的軟體,用於記錄與潛在客戶的對話並指導他們如何提高報價。該公司表示,其近80名員工中,幾乎所有人都遵循「996」工作時間表。

該公司成長部門負責人Will Gao表示:「有一股非常強勁且不斷成長的次文化群體,尤其是我們Z 世代,他們從小聽著史蒂夫賈伯斯(Steve Jobs)和比爾蓋茲(Bill Gates)這些致力於建立改變人生的公司的創業故事長大。柯比布萊恩(Kobe Bryant)將他清醒的所有時間都奉獻給籃球,我不認為有很多人會說柯比布萊恩不應該那麼努力工作。」

Rilla對其期望開誠佈公。在目前的職位列表中,它明確指出員工預計每週工作超過70小時,並警告如果不「興奮」於這種工作時間,就不要加入。辦公室每天都會提供早餐、午餐和晚餐,甚至包括週六。

AI物流新創公司Sotira的執行長Amrita Bhasin表示,灣區的創業者在公司成長過程中採納這種時間表是很常見的。她說:「你的新創公司頭2年,你多少都得『996』。」雖然Bhasin認為這種高要求的工作量對公司領導者來說基本上是強制性的,但她不認為一般員工也應該被期望保持同樣的步調:「我認為將其強加給他們是不公平的。」

全球趨勢與勞動法規挑戰

2021年,在工人持續多年的抵制下,中國政府加強了對普遍存在的「996」做法的打擊,儘管這在技術上是非法的,但很少得到執行。儘管在科技業仍很普遍,但一些公司至少在公開場合已有所收斂。

然而在全球範圍內,「996」似乎正在崛起。今年夏天,總部位於英國的風險投資家Harry Stebbings認為「996」可能還不夠,真正有抱負的新創公司可能需要更加努力才能跟上。「事實是,中國現在正在實行『007』,從午夜到午夜,每週7天,他們只是輪班工作。如果你想建立一家價值1億美元的公司,你每週工作5天就能做到。但如果你想建立一家價值100億美元的公司,你必須每週工作7天。」

Stebbings表示,美國公司及其員工目前對「996」的熱情遠高於歐洲同行。他解釋說:「當你要求歐洲人週末工作時,他們似乎感到震驚。」

資料來源:wired

 

瀏覽 14 次

發佈留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