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服業助攻百工百業轉型!台智雲李立國:臺灣有能力打造AI算力生態圈

記者李琦瑋/台北報導

AI WAVE SHOW在8月1日舉行「AI新思維.產業轉型新契機」,邀請產業界人士,進行最強AI算力、AI人形機器人、AI代理人、AI行銷等實戰分享,從趨勢到技術,直擊產業如何轉型。臺灣智慧雲端服務股份有限公司策略長李立國表示,臺灣有能力打造AI算力生態圈,資服業者可以助攻百工百業數位轉型。

台智雲策略長李立國說,臺灣有能力打造AI算力生態圈,資服業者可以助攻百工百業數位轉型。
台智雲策略長李立國說,臺灣有能力打造AI算力生態圈,資服業者可以助攻百工百業數位轉型。(圖/記者李琦瑋 攝)

台智雲李立國:打造AI算力生態圈

李立國以「打造AI算力生態圈」為題,談到臺灣有AI算力及實力,從硬體到軟體,在生態資源具絕對領先優勢。

李立國指出,臺灣政府自2019年自建首座AI超級電腦-臺灣杉二號,當時有進入全球前500大超級電腦行列,後續國家策略不斷疊加,國科會晶創AI超級電腦在未來兩三年會有280 Petaflops、大南方新矽谷推動方案也有200 Petaflops,顯現臺灣的算力都有政策方向。

延伸閱讀:加速臺灣邊緣AI部署!工總呂正華:企業要投入基礎建設、越快越有競爭力

李立國提到,目前臺灣算力排名全球第17名,政府及民間皆持續投資算力,包括商業營運公司(如台智雲、優威、祥耀實業等)、企業自建(如鴻海的高雄算力中心)、公部門提供(國網中心、經濟支持的台北一號、數發部數產署AI公建計畫)、公部門自建(中研院、國衛院、研究型醫院、各大學、地方政府等)。

李立國認為,臺灣可以從提供AI算力,透過資服AI技能,提供產業專屬模型(腦)及智慧作業(手腳),像數發部數產署113年起建置「算力池」,提供資服業者與新創企業申請使用,就是為了降低資服業者投入AI技術門檻,並支援產業多元AI創新應用,以推動AI更廣泛應用至各行各業,打造健全AI生態系,加速臺灣產業數位轉型。

最後,李立國建議企業若要透過AI提升產業數位價值及作業智慧自動化,可以使用通才型模型,提升員工的知識生產力、做客戶服務;優化訓練模型、訓練及推論算力,協助營運智能化及效能提升;整合AI提升產品力,甚至提高企業的戰略地位。而員工必須改變思考方式、作業習慣,和AI協作;公司營運作業OT要跟著改變,最重要的是營運決策管理者願意投資AI,並設定成效目標。

勤業眾信溫紹群:企業應具備良好的AI治理框架

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資深執行副總溫紹群則談到AI驅動的產業生態與未來新藍海。他指出,近5年是以數據驅動數位轉型,隨著大數據與機器學習的普及,各界關注數據分析與預測,帶來的決策支持;現在是以模型驅動的數位轉型,生成式AI技術實現新穎思考方式,增強企業的創造力並增加自動化以外價值;未來2~3年則朝向AI普及化、人機協作加強、量子計算與AI的結合、自適應智能系統、全場景智慧。

溫紹群表示,企業所面臨的AI挑戰包括文化抗拒、缺乏標準、新舊技術融合的挑戰、無法適應新運營模式/組織設計、未明確實現業務價值等等,建議企業因應不同階段定製相應解決方案,並在複雜環境中實現AI投資回到率最大化。

他建議企業應具備良好的AI治理框架,制定一套AI模型開發生命週期,最好在一個平台就能整合企業治理、風險、遵守法規。

所羅門資深業務協理鍾毓修說,人形機器人還要面對視覺、用大腦思考等挑戰。(圖/記者李琦瑋 攝)
所羅門資深業務協理鍾毓修說,人形機器人還要面對視覺、用大腦思考等挑戰。(圖/記者李琦瑋 攝)

所羅門鍾毓修:人形機器人還要面對視覺、大腦思考等挑戰

所羅門股份有限公司資深業務協理鍾毓修以「從自動化到人形機器人的新紀元」為題,談論目前機器人的限制及未來展望。

他提到,現今自動化無法滿足未來自動化需求,包括感知力、適應性、直覺性、成本效益都還不足,當今世界需要能「看、思考、適應」的機器,而感知是邁向智慧自動化的第一步,所羅門致力將僵化的自動化(功能有限、動作固定的傳統機器手臂),轉變為新一代具備感知能力與適應性的機器人,能即時學習並理解環境或任務的變化。

鍾毓修指出,生成式AI與基礎模型可以賦能智慧機器人,包括生成合成數據可以訓練機器人識別新商品SKU;LLM可透過語言進行互動、不須編碼就能支援自然靈活的任務指令;VLM/VLA讓機器人能理解複雜場景與物件間的關係、能在混亂的真實環境中動態規劃行動;使用輝達(NVIDIA)的 Isaac Manipulator能加速機器人操控、抓取任務等等。

鍾毓修表示,LLM、VLM、VLM讓機器人越來越聰明,但LLM無法看到或與真實世界互動、VLM無法準確識別從未見過或特定物件、VLA對於資料庫中沒有的新物品而言仍有挑戰。因此,所羅門用少量樣本學習,補足VLA在工業應用的不足。

他認為,只有當辨識、規劃與執行能順利銜接到真實世界裝置時,機器人才真正具備價值。而現在的人形機器人還在關注小腦學習,想辦法讓機器人站穩,仍無法做到真正的視覺及用大腦思考,目前機器人的視覺系統是為了避免撞到障礙物,而不是看到石頭及棉被時,思考要去撞哪一個物品,而所羅門要做的正是機器人的眼睛和大腦。

AI代理人及AI數位行銷的實踐

環球睿視股份有限公司執行長蘇育民分享,該公司如何打造AI自然語音及語意技術護城河,最近和政府合作,未來日韓旅客,可以和中文導遊溝通,不需要翻譯器,只要用自己的手機、耳機就能做到。

Partipost General Manager李峰昇分享如何透過創作者協助中小企業突破傳統行銷模式的限制。品牌方在找創作者時,會遇到找誰更適合、創作者是否可承接、內容產出和原本討論是否一致,以及最後的成效是否準確等問題,為解決這些問題,該公司將AI整合,把客戶需求生成出內容,告訴創作者該做什麼。

Loading

發佈留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