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谷也出現高齡化!初階工程師被AI取代 Z世代工作者數量2年內剩一半
記者鄧天心/綜合報導
矽谷似乎也出現高齡化的現象,最新資料顯示,美國大型科技公司中,21至25歲的Z世代員工比例在兩年半內幾乎腰斬,整體員工平均年齡在短時間內提升超過5歲。
進入Meta、Microsoft、Salesforce等矽谷巨頭,曾被視為是年輕人直通六位數薪資的黃金門票,但如今不再保證是職涯起跑,生成式AI的普及,入門與基礎職務包含從流程處理到資料整理的重複性工作,正逐步被機器取代,原本新鮮人歷練的職缺空間也被擠壓。
Z世代雖然作為數位原生的一代,擅長運用各式AI工具,但在企業內部的人力調度邏輯下,卻率先感受到門檻升高與機會減少的雙重壓力。在大型上市科技公司,Z世代(21至25歲)員工占比自2023年1月的15%下滑到2025年8月的6.8%,幾乎縮水一半;大型私人科技公司亦未能倖免,同期從9.3%下降至6.8%。

延伸閱讀:
OpenAI自製AI晶片2026問世!聯手博通、台積電挑戰輝達霸主地位
與此同時,上市科技公司員工平均年齡從34.3歲快速拉升至39.4歲,私人企業也從35.1歲升至36.6歲,「年長化」並非個別企業現象,在這樣的環境裡,資深員工相對有優勢。
企業在不確定性升高、資金成本攀升與效率壓力下,傾向保留能以判斷力與端到端經驗創造價值的人才,初階工作者過往仰賴的「以工代訓」大量練功的路徑被AI快速侵蝕。
企業亦因應生成式AI帶來的產能紅利,收縮應屆與入門招募的規模,延緩內部升遷節奏,也進一步提升整體年齡結構,Z世代的求職心態也出現分流,一部分仍試圖以AI賦能提升競爭力,另一部分則轉向AI曝險較低的領域,包括醫療、公共服務與藍領技能職業,以尋求更穩定且不易被外包或自動化的生涯選項。
回到矽谷,當AI被視為下一波核心基礎設施,巨頭以自動化與小而精的團隊提升邊際產出,短期績效將持續受惠;但若缺乏對入門人才的系統性投資與培育,創新所仰賴的多樣化觀點、冒險精神與快速試錯文化,可能會因出現斷層而逐步稀釋。
資料來源:Fortu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