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之晨:啟動台灣大AI「超人計畫」 3年內工程師產能提升1.5倍

記者鄧天心/台北報導

台灣大哥大第三屆「D.E.E.P. Tech Day 2025」以「OP AI 落地智慧」為題登場,主軸聚焦AI在企業端的真正落地。主辦方說明,這一主題延伸自品牌精神「Open Possible 能所不能」,結合On-Prem(地端部署與數據主權)與Over-Powered(高效能、跨場域支撐)的雙核心,強調以「地」串聯全球視角、在地化創新與地端實作力,協助企業從概念走向營運成果。

總經理林之晨在會中談到,台灣大正推動為期三年的「超人計畫」,目標是讓工程團隊全面進入AI協作工作流,從需求確認、程式開發、測試到部署階段,都由AI深度參與。他指出,AI時代將帶來「逆分工」,工程師不再只是被動接單與「翻譯」需求,而是前移到用戶與市場一線,和行銷共同定義問題與解法,讓AI承擔更多實作與量產的工作,工程師則專注於洞察、設計與創新價值。

他進一步補充,公司在招募上已調整標準,更重視候選人對AI工具的熟練度與以機器賦能為核心的思維。過去由行銷產出需求、工程師負責轉譯的流程,將被「面向用戶、共同定義、AI製造」的新鏈結取代,讓工程師與行銷更貼近使用者、與業務實際場景緊密結合,帶動產品與流程的加速創新。

S 80404488
台灣大的人才招募模式也隨之轉變,不再僅以傳統技術型知識作為選才核心,而是鼓勵各領域背景的「通才超人」加入團隊。(圖/科技島拍攝)

延伸閱讀:

免費Gemini到底一天能問幾次?Google終於公布官方計算方式

資訊長蔡祈岩則以人才觀點補充,AI已成為新世代職場的基本能力,類似二十年前企業要求員工具備社群媒體素養,隨著AI擅長處理重複與瑣碎任務,人力價值的重心會轉向軟實力與跨域整合,包括協作能力、正向思維與團隊精神,台灣大因此強化「通才超人」的人才策略,尋覓能整合多元能力、推動協作創新的夥伴,作為未來招募與培育的重點。

在技術與應用展示上,現場以三大主題串接十五項跨場域實戰案例,從底層到場景呈現「可複製、可量化、可擴展」的落地路徑,AI地端基礎方面,展出國際級AIDC雲端機房,以及與群聯電子合作的aiDAPTIV+落地化AI訓練伺服器,鎖定生成式AI與大型語言模型需求,兼顧高效能、節能與安全,協助企業在自有環境完成訓練與推論。

AI模型創新方面,聚焦企業專屬ASR語音轉譯與GenAIus企業智慧大腦,結合私有知識庫與垂直化大模型,讓企業快速打造專屬AI能力,AI落地應用方面,展出AI聽寫大哥、AI智能助手、M+企業通訊中樞地端版、AI Agent、AI-EASM外部風險偵防、LIAISE多語轉譯等,回應企業的導入痛點與治理需求。

活動亦集結重量級講者從多維度分享AI升級藍圖,涵蓋多模態個人化助理、地端AI突破、語音智慧賦能到在地化基礎建設等議題,與現場三大主題、十五項應用相互呼應。主辦方表示,透過技術鏈、方法論與量化成效的整合,期望與產業夥伴一起,把AI真正轉化為降本增效的營運動能與長期競爭力。

Loading

在 Google News 上追蹤我們

發佈留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