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網友都變機器人?OpenAI執行長示警:人們說話開始像AI

記者彭夢竺/編譯

隨著AI技術發展,弊端也逐漸浮現。OpenAI執行長奧特曼(Sam Altman)近日坦言,他在網路上發現一種「奇怪現象」,許多人在討論AI時,其用語和表達方式,開始變得像機器人,讓人感到「非常虛假」。這也引發學術界關注,有研究發現,人們的詞彙和寫作風格確實正受到ChatGPT的影響。

51001614 fb link

社群媒體上的AI討論感覺很假?

根據美國雜誌《財星》報導,奧特曼在社群平台X上發文,分享了他閱讀Reddit上一則關於OpenAI新開發工具「Codex」的貼文串時的「最奇怪經驗」。他寫道:「我認為這些發文都是假的,全是機器人帳號,即使我知道Codex的成長確實非常強勁,趨勢也是真的。」

他認為這種現象背後有多重原因:「真人已經開始學會大型語言模型的說話方式,網路鄉民的語氣高度相似,加上社群平台為衝高互動率而產生的極端言論,以及其他公司惡意帶風向的行為,可能還有很多機器人帳號。」他總結:「這讓AI相關的Twitter或Reddit內容,感覺比一兩年前假了很多。」

學術研究證實:AI詞彙正反向滲透人類語言

奧特曼的觀察並非空穴來風。柏林馬克斯普朗克人類發展研究所的研究員八倉博(Hiromu Yakura),在ChatGPT於2022年底問世約一年後,發現自己的詞彙庫出現了變化。

八倉博與其他研究人員分析了數百萬封電子郵件、論文、YouTube影片和Podcast,發現在ChatGPT發布後的18個月內,諸如「delve(深入探討)」、「examine(檢視)」和「explore(探索)」等常見的AI用詞出現了爆炸性增長。

該研究的共同作者布林克曼(Levin Brinkmann)向《科學美國人》(Scientific American)表示:「儲存在AI技術中的模式,似乎正反向傳輸回人類大腦。」

此外,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一項研究也發現,ChatGPT的回應傾向於標準美式英語,這會讓非英語母語使用者感到困惑。這項研究印證了ChatGPT擁有一套標準回應模式,並反過來影響了人們的說話與寫作習慣。

人類仍保有AI無法複製的優勢

儘管AI影響力日益擴大,但仍有專家強調人類的獨特價值。神經外科醫生兼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合作夥伴拉賈拉特南(Vaikunthan Rajaratnam)在領英(LinkedIn)上分享,他正努力「反向操作」ChatGPT,讓其生成內容更像自己的語氣。他認為AI的優點在於豐富詞彙和改善語法,但缺點則是「真實性降低」以及個人與地方方言的流失。

他寫道:「透過精心設計的提示和反覆調整,我訓練它反映我的語氣、我的詞彙和我的思維方式。現在,當我用它來起草新聞稿或學術文章時,它聽起來非常熟悉……因為它聽起來就像我。」

此外,達拉斯獨行俠隊老闆馬克庫班(Mark Cuban)則在社群平台Bluesky上指出,AI仍有一項無法企及的弱點:謙遜。他寫道:「對於反對AI的人來說,這是一個小小的安慰。AI最大的弱點,是它無法說出『我不知道』。」他補充:「我們承認無知的能力,將永遠是人類的優勢。」

資料來源:財星

Loading

在 Google News 上追蹤我們

發佈留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