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董事長直言AI熱潮「有人會慘賠」 長期價值才是最大贏家

記者鄧天心/綜合報導

OpenAI董事長、Sierra執行長Bret Taylor最近在接受專訪時就坦承,現在的AI產業確實存在泡沫,勢必有人在這股熱潮中慘賠,但他也強調,AI的長期影響、創造的巨大價值絕不會因此被抵消,泡沫與成長可以同時存在,這在科技史上非常常見,他的看法其實和OpenAI執行長Sam Altman不謀而合,Sam Altman過去曾提醒,AI領域會有人付出「驚人代價」,但整個產業仍將帶來長期正面效益。

Sam Altman還特別舉1990年代末的網路泡沫做比喻,當時,很多公司在泡沫破裂後消失,但回頭看,那些相信網路未來的人,大致上都是對的,像Amazon、Google就在泡沫的洗禮之下成長為世界級企業,他認為AI目前雖然短期投資過熱、淘汰激烈,但就像網路當年一樣,長遠來看一定會重新定義產業結構和生產力,真正有價值的公司和技術終究會脫穎而出。

1757917731721
OpenAI董事長、Sierra執行長Bret Taylor最近在接受專訪時就坦承,現在的AI產業確實存在泡沫,勢必有人在這股熱潮中慘賠。(圖/Sequoia Capital)

延伸閱讀:

Vibe Coding正夯!但工程師們卻說:我們都在幫AI擦屁股

Sam Altman近日多次提醒市場對AI新創的高估值現象過於狂熱,他也強調,泡沫常源自「真實內核」被過度放大,與科技史相符,Taylor的說法在基調上與Altman一致,短期淘汰難免、長期價值可期,差異在於Taylor更著力於歷史類比與產業演進,將焦點放在技術普及後的經濟變革與成王敗寇的自然結果。

Taylor身兼OpenAI董事長與創業者身分,他的公司Sierra近日完成3.5億美元融資、估值達100億美元,屬於當前AI資本熱潮的標誌性案例之一,Sierra主打企業級客服AI代理,聲稱已拿下包含SoFi、Ramp、Brex在內的「數百家」客戶,亦反映企業對自動化客服與代理型應用的強勁需求。

Taylor聚焦「AI代理」在企業內部的落地價值:以結果為導向的收費、減少流程摩擦,以及將重複性互動自動化,都是他看見的早期確立場景。這些敘事與近月資本市場對代理型產品的偏好一致,但也更凸顯「穿越泡沫」所需的商業模式紀律與可驗證的效率提升。

對投資人與創業者而言,Altman的「會有人賠上驚人金額」與Taylor的「泡沫與長期價值並存」共同構成了風險—報酬圖像:短期估值過熱與錯配將帶來出清,但真正能提升生產力、縮短流程、落地在剛性需求上的產品,將在調整後脫穎而出。歷史經驗暗示,技術轉型期的勝負,往往由可持續的單位經濟與真實用例決定,而非故事敘事本身。

資料來源:The VergeTechCrunch

Loading

在 Google News 上追蹤我們

發佈留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