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歲印度學生打造會記憶的AI「Supermemory」 矽谷大咖投資人瘋搶

記者鄧天心/綜合報導

AI記得你說過的話嗎?大多數時候,它不記得,這正是19歲印度開發者Dhravya Shah想解決的問題,他創辦的新創公司Supermemory,目標是讓所有AI能擁有「長期記憶」,真正懂得回顧過去、理解脈絡。

Shah在孟買準備工程名校IIT入學考時,閒暇時間自己寫程式,後來,他將一個Twitter機器人賣給自動化平台Hypefury,開啟創業念頭,進入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後,Shah給自己一個挑戰,連續40週、每週開發一個新專案,就在其中一次衝刺裡,他做出了Supermemory的原型,當時還叫「Any Context」,最初只是一個幫人整理Twitter書籤的小工具。

沒想到這個小實驗,最後吸引矽谷重量級AI專家投資,包括Google AI負責人Jeff Dean與DeepMind高層,一舉讓Shah成為AI圈最受矚目的新星。

1761537445151
Supermemory的技術能讓AI像人一樣,有自己的「長期記憶」,它建立一個動態知識圖譜(knowledge graph),可以記下來自不同來源的資料。(圖/Supermemory)

延伸閱讀:

美國高中AI安檢將多力多滋辨識為手槍 學生遭上銬

現在的生成式AI雖然能力強大,卻有一個共同缺陷:只能在短時間內記住內容。關掉視窗,一切都歸零,Supermemory的技術能讓AI像人一樣,有自己的「長期記憶」,它建立一個動態知識圖譜(knowledge graph),可以記下來自不同來源的資料,文件、郵件、聊天紀錄、雲端筆記(如Google Drive、Notion),並在你下次聊天或查找時自動喚出。

使用者也能主動「幫AI建立記憶」,例如上傳文件、貼上連結、甚至透過Chrome外掛一鍵存下網頁內容,這讓AI能真正了解你的工作脈絡,而不是每次都從零開始。

影片剪輯師可以用自然語言快速找到特定片段;房地產公司能從成千上萬份文件中抓出關鍵內容;甚至有機器人公司正在用這項技術,讓AI機器人學會「視覺記憶」。

目前已有多家新創導入Supermemory,包括a16z投資的桌面助理Cluely、AI影片剪輯工具Montra、搜尋平台Scira,以及自動化軟體Rube。這些合作顯示,AI記憶技術不再只是研究題,而是逐步進入商業應用。

Supermemory近期完成260萬美元種子輪融資,投資名單除了創投基金Susa Ventures、Browder Capital外,還包括多位AI圈的重要人物,DoNotPay創辦人Joshua Browder稱讚Shah:「他的開發速度、耐力與決心,完全符合矽谷的創業傳奇。」

儘管市場上有其他對手,如Letta、Mem0與Memories.ai,但Supermemory在速度、準確度與語境理解上表現亮眼。

資料來源:Supermemory

Loading

在 Google News 上追蹤我們

發佈留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