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一杯咖啡要注意!科學研究發現:咖啡恐暗中削弱抗生素藥效

記者彭夢竺/編譯

每天一早上班來杯咖啡是許多人的日常,不過,有科學家發現,咖啡因等日常物質會影響大腸桿菌等細菌對抗生素的反應。研究人員檢視94種常見藥物及食物成分後發現,某些化合物會觸發控制細菌傳輸蛋白的基因調節器,從而改變細胞吸收物質的方式。以咖啡因為例,它會導致細胞對抗生素環丙沙星(ciprofloxacin)的吸收減少,進而削弱其藥效。

183355708 fb link

咖啡因影響細菌耐藥性

根據《ScienceDaily》報導,由圖賓根大學和符茲堡大學的Ana Rita Brochado教授帶領的研究團隊,在一項新研究中證明,我們日常飲食中的成分(包括咖啡因)會影響細菌對抗生素的耐藥性。他們發現,大腸桿菌等細菌會啟動複雜的調控機制,以應對來自其周圍環境的化學刺激,進而影響抗菌藥物的效力。

Brochado團隊進行了一項系統性篩查,調查94種不同物質,包括抗生素、處方藥和食物成分,如何影響大腸桿菌(一種潛在病原體)關鍵基因調節器和傳輸蛋白的表現。傳輸蛋白的作用如同細菌細胞壁上的孔洞和幫浦,控制哪些物質可以進出細胞。這些機制的精妙平衡對細菌的生存至關重要。

延伸閱讀:咖啡越喝越累?這時間喝小心睡眠被偷走 醫曝最佳飲用時間

研究人員稱為「拮抗作用」

該研究的第一作者、博士生Christoph Binsfeld表示:「我們的數據顯示,多種物質可以輕微但系統性地影響細菌的基因調控。」研究結果表明,即使是沒有直接抗菌作用的日常物質,例如含咖啡因的飲料,也能影響特定的基因調節器,進而控制傳輸蛋白,改變進出細菌的物質。

Ana Rita Brochado解釋:「咖啡因會觸發一系列事件,從基因調節器Rob開始,最終導致大腸桿菌中多個傳輸蛋白的改變,進而減少其對環丙沙星等抗生素的吸收。」這導致咖啡因削弱了這種抗生素的藥效。研究人員將此現象描述為一種「拮抗作用」。

Ana Rita Brochado:「咖啡因會觸發一系列事件,從基因調節器Rob開始,最終導致大腸桿菌中多個傳輸蛋白的改變,進而減少其對環丙沙星等抗生素的吸收。」

這種對某些抗生素的削弱作用,在與大腸桿菌密切相關的病原體腸炎沙門氏菌(Salmonella enterica)中並未發現。這表明即使是相似的細菌物種,相同的環境刺激也可能導致不同的反應,這可能是由於傳輸途徑或其對抗生素吸收的影響有所差異。校長Karla Pollmann教授強調:「這項針對日常攝取物質影響的基礎研究,突顯了科學在理解和解決現實世界問題中的重要作用。」

這項發表在《PLOS Biology》期刊上的研究,對於理解所謂的「低級別」抗生素耐藥性做出了重要貢獻。這種耐藥性並非源於傳統的耐藥基因,而是來自於基因調控和環境適應。這可能對未來的治療方法產生影響,例如治療期間應服用哪些藥物、服用量以及是否應更仔細考量其他藥物或食物成分的搭配。

資料來源:ScienceDaily

Loading

在 Google News 上追蹤我們

發佈留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