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滴血就可檢測是否失智症 準確率近98%美國已核准

記者鄧天心/綜合報導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近日批准第二款用於輔助診斷阿茲海默症的血液檢測,失智症診斷方式似乎進入新階段。這項由瑞士羅氏(Roche)與美國禮來(Eli Lilly)共同研發的「Elecsys pTau181」檢測,是首個可在一般診所使用、協助排除阿茲海默症可能的血液測試。

這項檢測透過分析血液中名為pTau181的蛋白質變化,間接反映阿茲海默症相關的病理變化,根據羅氏10月13日公布的臨床試驗數據,在312名受試者中,Elecsys檢測能以97.9%的準確率排除非阿茲海默症型的認知退化,也就是說,它主要幫助醫師確認「不是」阿茲海默症,而非直接做出確診。

1761208695573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近日批准第二款用於輔助診斷阿茲海默症的血液檢測,失智症診斷方式似乎進入新階段。(圖/AI生成)

延伸閱讀:

更年期會「腦霧」?研究發現:與灰質縮減有關 但能自我修復

倫敦大學學院(UCL)神經學家Ashvini Keshavan表示,目前多項研究顯示,這類血液生物標記的結果與過去「金標準」──如腦脊髓液或腦部影像檢測──高度一致。不過,她也提醒,完整試驗數據尚未公開,因此仍需評估其敏感度與陽性準確率等細節,才能全面確認檢測可靠度。

阿茲海默症的主要病理特徵,是腦內堆積β類澱粉蛋白斑塊與tau蛋白纏結,造成神經細胞死亡與認知功能衰退。過去要確認這些變化,通常需要侵入性檢查,如腦脊髓液分析或影像掃描。血液檢測的出現,讓診斷過程更簡化、更方便,也更能早期發現疾病風險。

今年5月日本富士生物科技(Fujirebio)推出的「Lumipulse」檢測,已率先獲得FDA核准。該測試能同時測量pTau217與β類澱粉蛋白(1–42)的比例,不僅能排除阿茲海默症,還能用於確定病理存在。美國梅約診所臨床化學專家Alicia Algeciras-Schimnich指出,相較於Elecsys以排除為主,Lumipulse具備雙向診斷能力。

Lumipulse的臨床試驗涵蓋499名受試者,結果顯示,陰性樣本中有97%經後續檢查證實正確,陽性樣本則有92%配對確認。不過專家提醒,這類血液測試仍存在「灰色地帶」──部分結果無法直接與症狀對應,仍需透過影像或腦脊髓液檢查來確認。

此外,美國生技公司Quanterix先前開發的pTau217檢測中,有多達三成樣本落入這種不明確區間。目前尚無Elecsys或Lumipulse的相似數據,但專家普遍看好,隨著臨床研究進展,血液檢測將成為阿茲海默症早期篩檢與病程追蹤的重要輔助工具。

資料來源:Nature

Loading

在 Google News 上追蹤我們

發佈留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