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太陽能電子眼來了!竟讓失明患者看得到文字

記者鄧天心/綜合報導

歷經多年失明後,部分因乾性老年黃斑部病變(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簡稱AMD)而失去中央視力的患者,竟重新看見文字。

歐洲最新臨床試驗顯示,一款結合太陽能電子眼植入物與擴增實境(AR)眼鏡的系統,讓受試者得以再次閱讀、辨認數字與單字。研究成果刊登於《新英格蘭醫學期刊》(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掀起人工視覺領域的重大里程碑。

這項名為「PRIMA」的視網膜植入技術,由歐洲多國醫療團隊共同研發,臨床試驗涵蓋五國17所醫院,共38位患者參與,結果顯示,有84%的患者在原本失明的眼中恢復識字能力,平均可讀取視力表上的五行字母,英國的穆菲爾茲眼科醫院(Moorfields Eye Hospital)與倫敦大學學院(UCL)負責英國分部臨床實驗。

generated image
歷經多年失明後,部分因乾性老年黃斑部病變(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簡稱AMD)而失去中央視力的患者,竟重新看見文字。(圖/AI生成)

延伸閱讀:

美國教授讓一半的學生用ChatGPT學習 最後成績怎麼樣?

UCL眼科研究所副教授、穆菲爾茲眼科醫院玻璃體視網膜顧問醫師Mahi Muqit指出:「這是人工視覺史上全新的一頁,患者不僅能重獲中央視力,更能閱讀,這在過去從未實現。」他表示,這項兩小時內即可完成的手術,有助於未來讓更多患有晚期乾性黃斑部萎縮(geographic atrophy, GA)的病患受惠。

手術過程中,醫師先進行玻璃體切除術(vitrectomy),再將尺寸僅2毫米的微晶片植入中央視網膜下方。晶片本身相當於一片無線太陽能板,厚度僅0.03毫米。術後,患者需配戴安裝有攝影鏡頭的AR眼鏡與腰間微型電腦。眼鏡鏡頭拍攝畫面後以紅外線訊號投射至晶片,AI演算法將影像轉為電訊號,透過視網膜及視神經傳遞至大腦,重現視覺。

患者可利用眼鏡的變焦功能放大文字,並透過數月的復健學習重新解讀這些訊號。根據研究觀察,受試者的周邊視力並未出現惡化。

試驗患者之一、英國的Sheila Irvine表示,手術前她視野中的中央區域如同兩個黑色圓盤,僅存模糊的外圍影像。「我原本是個愛看書的人,手術讓我重新進入閱讀的世界。重新學會看字母雖不容易,但越練習就越能辨認。」

她說自己現在能看藥袋上的處方、食品罐頭上的細字,甚至挑戰填字遊戲。「閱讀讓我重新找回樂觀。」

該項全球研究由德國波昂大學(University of Bonn)的Frank Holz博士領導,法國、義大利、荷蘭等地皆有參與。PRIMA系統由美國新創公司Science Corporation(science.xyz)開發,專注於腦機介面及神經工程領域。

Muqit強調:「乾性AMD目前尚無任何核准治療方式,而這套裝置開啟了醫療設備治療視覺退化的新可能。未來,它的應用範圍或將擴展到其他眼疾。」

資料來源:scitechdaily

Loading

在 Google News 上追蹤我們

發佈留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