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證實:長期服用褪黑激素 恐增加心臟衰竭風險

記者鄧天心/綜合報導

最新一項大型醫學研究發現,連續一年以上服用褪黑激素的成年人,未來出現心臟衰竭的機率將是沒吃者的近兩倍(4.6%對2.7%),住院和死亡風險也顯著增加,助眠補充品不一定絕對安全,尤其是長期服用。​

褪黑激素是一種身體自然產生的激素,用來調節睡眠、修復時差。在台灣、美國、英國等地,很多人會用褪黑激素補充劑來改善失眠或睡不好,買藥也不需要處方,非常普及,但是褪黑激素的長期安全性一直沒有明確答案。​

ef91c7b9 8964 4e97 b762 48dafc0b21df
最新一項大型醫學研究發現,連續一年以上服用褪黑激素的成年人,未來出現心臟衰竭的機率將是沒吃者的近兩倍(4.6%對2.7%)。(圖/AI生成)

延伸閱讀:

Canva緊張了!Google Pomelli能讀懂品牌DNA Logo、色調、字型一次到位

這次美國心臟學會團隊分析了逾13萬名慢性失眠症患者的健康紀錄,找到一年以上都在吃褪黑激素的人,與沒吃的人做比較,結果發現,持續服用褪黑激素的人,罹患心臟衰竭、需住院以及死亡的機率都遠高於沒吃的人,研究團隊強調,這並不代表褪黑激素本身直接導致心臟問題,也許服用者本來就有更嚴重失眠、壓力或潛在健康狀況,多數只顯示「關聯性」,還需要更多更深入的研究。​

褪黑激素在台灣、美國等地通常掛名保健食品,不用醫師開處方,但市面劑量混亂,長期服用風險一直沒有定論,醫師建議,想改善睡眠要先找出源頭(如壓力、生活習慣),不要自行長期依賴助眠保健品,也別因失眠輕忽潛在心臟疾病風險。​

資料來源:Gizmodo

Loading

在 Google News 上追蹤我們

發佈留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