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睡不著可能是潛意識在作怪!專家傳授3招 讓你在睡前真正放鬆

文/劉胤含諮商心理師

睡眠障礙幾乎成了現代人的文明病,生活中的無形壓力,讓越來越多人陷入失眠的困擾。在我的晤談經驗裡,十個人中大約有八個,都有不同程度的睡眠問題,而這些問題往往與內在狀態息息相關。

拿我自己來說,過去我沒有睡眠困擾。但自從從朝九晚五的工作,轉為行動心理師、自由接案的模式後,夜晚開始變得難以入睡。追尋原因後,我發現一部分來自生活作息的改變,另一部分,則是內心「不允許自己睡覺」。

睡眠障礙幾乎成了現代人的文明病,生活中的無形壓力,讓越來越多人陷入失眠的困擾。(圖/123RF)
睡眠障礙幾乎成了現代人的文明病,生活中的無形壓力,讓越來越多人陷入失眠的困擾。(圖/123RF)

成為行動心理師後,我白天多數時間不排工作,通常從下午才開始,早上常常睡到自然醒。結果就是,晚上得更晚才會感到疲倦。此外,因為大多數個案只能在下班後晤談,所以常常到晚上九點才結束。理應該休息的時刻,大腦卻仍停留在反思與回顧的狀態。明明身體想放鬆,腦袋卻充滿剛剛的晤談片段,讓自己處在亢奮中,十一、十二點時仍難以入眠。

更有趣的是,即使是假日沒有晚間晤談,晚上也依舊不容易睡著。我持續覺察後發現,原因在於一旦準備睡覺,腦中就會浮現「今天有哪些事沒做到」以及「明天要做什麼」的念頭。那其實是內心在責怪自己今天不夠充實,或沒達到該有的標準,於是潛意識便用「計劃明天」來補償焦慮,使得大腦持續高速運轉,自然難以放鬆。

許多個案的狀況也呼應了這樣的發現。他們在睡前腦中充滿各種想法。觀察發現,他們白天往往抗拒做某些事,事情沒完成,結果一到睡前就焦慮,睡眠也出現易醒、多夢的狀況。潛意識裡彷彿有個聲音不斷催促:「你事情還沒完成,怎麼能睡覺?快起來!」、「你不夠好,要讓自己更好,怎麼可以現在休息?」

這些都說明了一件事:睡眠品質其實不只是生理問題,更與內在狀態緊緊相扣。

那麼,如何讓自己在睡前進入真正的放鬆呢?

1. 不要逃避,盡量完成當天計畫
逃避只會累積內心的罪惡感。到了晚上,大腦就會阻止你休息。請給自己合理的規劃,把重要的事完成,這樣你才能真正放過自己。

2. 避免在睡前想複雜的事或規劃明天
這種「滿滿熱血」的感覺,其實只是內心在補償未完成的焦慮。真要你此刻起身做事,你一定不會願意。所以,請把這股精力留到明天吧。

3. 允許自己休息,就算今天不完美
對自己說一句:「即便今天不甚滿意,但你仍值得好好休息。」睡眠是基本需求,不是獎勵。就算今天的自己不完美,也依然有休息的權利。別忘了,睡眠不只是身體的需要,更是心靈的允許。

當我們願意放下白天的未完成,承認「不完美也沒關係」,才能真正讓身心進入安穩。願你也能在夜晚,與自己和解,好好閉上眼,迎接明天的清晨。

(本文已獲名日文化同意授權刊出)

Loading

在 Google News 上追蹤我們

發佈留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