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光磊:「成也摩爾、敗也摩爾」,台積電研發六騎士如何看待臺灣未來半導體產業發展?
記者/孫敬 Archer Sun
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科學、民主與社會研究中心(DSET)」今(25)日舉辦「科技地緣政治下的台灣」年度論壇,前台積電研發處長;現任國立臺灣大學重點科技研究學院客座教授楊光磊博士出席分享,臺灣半導體產業在90年代興起,主要受惠於70年代美國半導體產業的臺灣先進海歸、工研院20年來支持半導體產業育才,並提到這些在海外歷練近30年回臺的半導體先進,結合臺灣本土人才,才讓臺灣在新冠疫情全球供應鏈斷鏈期間被世界看見。
然而自從「摩爾定律」將全球半導體產業精細分工,加上台積電站穩全球晶圓代工地位吸引理工人才投入,帶動臺灣將近50%的人才往自然科學領域發展,今年6月建中、北一女更是因大環境影響廢除「人文社會資優班」。楊光磊警告,台灣整體產業過多集中發展半導體,在少子化衝擊勞動力市場下,若要提升生產力需從最根本的人文素養改變出發,改變現今的人才結構。
延伸閱讀:生成式AI潮流半導體之趨勢與商機 臺灣半導體產業今年預估年成長17.7%
歷經日本、美國抗壓測試,臺灣半導體產業成全球焦點
「成也摩爾、敗也摩爾。摩爾定律確定了全球半導體產業發展,台積電從小小公司長成巨獸,跟著世界趨勢一步步瓦解Intel在元件製造(IDM)影響力。」楊光磊回顧台積電在1987年創立時,在美日角力半導體龍頭位子時,率先切入不被全球重視的晶圓代工。
隨著摩爾定律將半導體的製造、產品、設計、封裝工作流程細分出來,再加上臺灣半導體產業在70年代相繼祭出股票分票分紅制度、臺灣股民的支持,吸引當時遠赴美國、Intel的高階半導體人才90年代海歸臺灣,逐漸孕育台積電含楊光磊在內等「台積電研發六騎士」大將。
在臺灣剛敲下半導體產業基礎,日本在1988年早已囊括全球半導體產業50.3%市場,當時美國也僅有36.8%的成績,就在美國無法忍受位居第二,提起直追的那幾年,日本在1986年至1991年爆發泡沫經濟,間接導致日本半導體產業邁向「失落的三十年」,還引發嚴重的人才斷層,使日本退出國際半導體主宰舞台,在當時美國取代日本成為全球半導體產業龍頭。
「臺灣在70年代至今50年,人才源源不斷進入半導體產業,我們只缺少一點點在半導體產業的研發型人才。」楊光磊表示,臺灣半導體產業的成功,歸功於當時晶圓代工默默成長的優勢,加上歐美文化、成本考量因素綜合影響,晶圓代工的製造、封裝等硬技術底得以留在臺灣發展,但楊光磊也坦承,美國前研技術比臺灣強、前研人才也比臺灣豐富,在現今美中地緣政治2.0影響下,應該和美國爭取互補式合作創作雙贏、避免與中國產生衝突,也建議台灣政府可以跟英國、德國合作,雖然它們無法往半導體製造發展,但他們也想在半導體產業找到定位。
瀏覽 2,060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