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辛格讚輝達將Blackwell帶回美國製造 實現英特爾當年戰略目標

記者孫敬/編譯

英特爾(Intel)前執行長季辛格(Pat Gelsinger)近日公開稱讚輝達(NVIDIA)在AI領域的努力,特別是將製造業帶回美國的行動。過去,季辛格曾對輝達提出不少批評,認為在AI方面並不符預期。然而,他在社群平台X上發文,對輝達將Blackwell晶圓生產帶到美國亞利桑那州的努力表示肯定。

季辛格指出,多年來他一直主張在美國本土製造最先進的產品,而輝達的這項成就正是朝著正確方向邁出的一步。他強調:「我們需要為世界上最重要的技術半導體,建立更具韌性的供應鏈。」

延伸閱讀:蘋果未定案?輝達獨佔台積電A16首批產能 2奈米以下製程競爭白熱化

英特爾(Intel)前執行長季辛格(Pat Gelsinger)
季辛格對輝達把Blackwell帶回美國製造的作法給予支持。(圖/Pat Gelsinger)

季辛格曾推動英特爾美國製造願景與IDM 2.0戰略

季辛格多年來一直是美國製造的倡導者,這也是他在英特爾內部推動IDM 2.0戰略的核心理念,目標讓英特爾在未來十年成為全球晶圓代工領域的領導者。

在他的領導下,英特爾大舉投資美國晶片產業,更是《晶片與科學法案》的主要受益者之一。因此,季辛格被認為對推動美國製造的理念貢獻良多,他的努力甚至早於其他科技巨頭。過去季辛格曾將輝達的CUDA軟體堆疊稱為一道護城河,並對輝達晶片在推論工作負載的高成本提出質疑。

雖然輝達將Blackwell晶圓生產帶回美國亞利桑那州是一項巨大的成就,但裡面有所限制。美國目前在半導體組裝和測試服務(OSAT)方面仍有不足,這使得該國在完成晶片製造的所有階段時,仍高度依賴海外晶圓廠。建立強大的本土供應鏈需要數年甚至數十年的時間,但除了前端的晶圓製造外,更要將注意力放在後段封裝等其他要素上,才能真正實現完整的半導體自給自足。

資料來源:wccftech

Loading

在 Google News 上追蹤我們

發佈留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