鈰危機再起?中國釔出口受限 全球半導體與航太業陷供應緊繃
記者黃仁杰/編譯
路透社獨家報導指出,隨著中國自今年4月起限制釔(Yttrium)及其他稀土元素出口,全球供應量正急劇下滑,市場價格飆升,半導體、航太與能源產業恐面臨新一波原料危機。
釔主要用於高溫抗蝕塗層與特殊合金,是高階噴射引擎、燃氣渦輪機與半導體製程中不可或缺的材料。中國為全球釔主要供應國,出口受限後,歐美企業正面臨長期延遲與成本攀升問題。

中美貿易衝突延燒 出口審查令釔難出中國
報導指出,中國在4月宣布對包含釔在內的七項稀土元素實施出口管制,作為對美國加徵關稅的反制措施。儘管上月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後部分稀土限制暫緩,但釔仍在受控名單內。出口企業須獲得北京核發的出口許可,但許可數量極少且審批緩慢,使國際市場供應吃緊。
根據 Argus 分析師 Ellie Saklatvla 的資料,歐洲釔氧化物價格自今年1月以來暴漲 4,400%,達每公斤270美元;中國內銷價則約每公斤7美元,仍較年初上升16%。
航太與半導體產業拉警報
美國航太工業協會(Aerospace Industries Association)副會長 Dak Hardwick 表示:「釔是高階噴射引擎的關鍵元素,目前供應鏈高度仰賴中國進口,這種依賴已導致成本上升與供應不穩。」
半導體業者同樣憂心。釔在晶片製程中用作絕緣與防蝕塗層,兩名業內人士稱其缺料嚴重程度達「9分(滿分10)」。
美國 Great Lakes Semiconductor 執行長 Richard Thurston 表示,釔短缺將延長生產週期、推高成本並降低設備效率,「雖不至於立刻停產,但長期將成為產業瓶頸。」
產能集中中國 各國尋找替代來源
海關數據顯示,中國對美釔出口自年初起即明顯放緩,4月後更完全中止。對其他地區出口亦下降約三成,多數貿易商擔憂若轉向供應美國,恐遭中國進一步報復限制。
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指出,美國 93% 的釔進口源自中國,其餘7%也來自先前經中國加工的材料。印第安納州新創公司 ReElement Technologies 計畫於 12 月起量產釔氧化物,年產量約 200 噸,預計明年3月提升至 400 噸,試圖減緩供應壓力。相比之下,美國在2024年的釔產品進口總量約為470噸。
能源巨頭密切觀察 歐日企業尋求分散風險
三菱重工(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表示,目前燃氣渦輪事業尚未受到影響;西門子能源(Siemens Energy)執行長 Christian Bruch 則指出,公司正努力降低對中國稀土的依賴,「目前供應鏈仍可控,但情勢值得關注」。美國通用電氣旗下 GE Vernova 未回應置評請求。
分析人士警告,若中國出口管制持續,釔恐成為「繼鎵、鍺之後的新戰略金屬焦點」,全球高科技產業恐再度陷入供應鏈緊縮的惡性循環。
來源:路透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