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11人力銀行調查發現,今年新鮮人最想投入的產業依序是「資訊科技業」、「工商業服務(金融業) 」以及「教育政府團體」。科技業是大多數人的夢幻產業,讓科技業主管告訴你,如何躋身當科技人。
科技產業趨勢

泓德能源上下「綠電一條心」 子公司星星電力轉供據點再擴大
泓德能源旗下子公司「星星電力」提供綠電服務,致力於協助企業客戶達成RE100目標。星星電力於上月31日與日月光投控進行APPA(Aggregated Power Purchase Agreement)綠電團購協議簽約儀式,日月光投控帶領旗下子公司進行購電,並簽署長達20年合作備忘錄,將於2025年下半年起開始轉供綠電。

聯發科新竹高鐵辦公大樓動土
聯發科於1月30日舉辦新竹高鐵辦公大樓開工動土典禮,聯發科表示,建築將以城市共享、城市綠軸、城市匯聚、城市低碳」四個城市概念,打造結合辦公區域與城市空間的綜合辦公大樓,預計將於2027年落成。

中華電信法說報捷 預告將於德國設公司
電信三巨頭之一的中華電信於1月30日舉辦線上法說會,除了公布營收,也透露了公司未來的布局。中華電信董事長郭水義在法說會上喜談2023年財務績效超越財測,也指出在電信產業整併為三雄鼎立後,中華電性仍佔台灣電信業整體市值60%,站穩電信業者領導地位。

來自Google的你 余若凡新任TWNIC執行長
非營利組織財團法人台灣網路資訊中心(TWNIC)高層人事異動,將由前Google台灣香港公共政策總監、現任國際通商法律事務所(Baker McKenzie Taipei)合夥律師余若凡,入座新一任TWNIC執行長之位。

驊訊傳與聯發科、Meta合作 提供高規格音訊晶片
音訊晶片廠商驊訊在智慧眼鏡市場傳出可望迎來新訂單。相關消息指出,驊訊的音訊晶片順利打進Meta與聯發科的供應鏈,三方將合作開發的新一代智慧眼鏡裝置平台,預期今年就有機會正式量產出貨,且據推測此次裝置將著重音質表現,驊訊產品系列中高價位的音訊晶片或可成為本次出貨主力。

英特爾合作聯電 開發新的12奈米製程平台
聯電(UMC)與英特爾(Intel)宣布攜手開發12奈米微影製程,且預計於2027年開始生產12nm節點晶片,該12nm製程節點將基於英特爾的FinFET電晶體設計,兩家公司將共同分擔投資。而除了製造技術,兩家公司還將合作提供EDA工具、IP 產品和製程設計工具套件(PDK),以簡化晶片供應商的12nm部署。
產官學熱門焦點

中華大學招生難、清華大學鬧人才荒 兩校合併成立「清華平方科技園區」能找到雙贏解答?
台灣是全球半導體產業的核心,但業界跟教育界正在思考怎麼樣培養足夠的高端人才,少子化導致大學招生困境,中華大學的學生數量從巔峰的1.5萬驟減至不到4000人;同時,半導體業者在全球招攬人才的競爭也日益激烈,清華大學同樣也感受到人才供需的壓力。
在教育與產業的雙重壓力下,是否可以靠一場整併案迎刃而解?清華大學與中華大學提出的「清華平方科技園區」計畫,正試圖解決這個問題。

川普當選對台利大於弊!劉鏡清另曝台積電未來3年設廠規畫
經濟部長郭智輝昨天表示,台積電可能在未來10幾年間,每年在台灣蓋1座廠。身為台積電董事之一的國發會主委劉鏡清21日透露台積電未來3年設廠規畫,除了高雄、台南,接下來台中也會設廠,政府在用水、用電都有定期溝通;另外,他也提到川普重返白宮、實施關稅政策,會是台灣的機會,對台灣「利大於弊」。

建立綠能電信專網!工研院獲ASOCIO DX Award健康科技、ESG雙料大獎
素有「資通訊界亞洲盃」美譽的2024亞太資通訊科技應用獎(ASOCIO DX Award)甫於日本落幕,工研院憑藉「iCoverU精準健康風險轉嫁保險平台」與「EDOMS低碳綠能電信網路能效動態分流管理系統」,分別拿下「HealthTech Award」與「ESG Award」2項大獎。

川普當選影響台積電布局?郭智輝:估未來每年在台灣蓋1廠
外界關注川普當選後,是否影響台積電布局?經濟部長郭智輝20日在立法院備詢時表示,根據推估,台積電可能在未來10幾年間,每年在台灣蓋1座廠,經濟部已準備好水電供應需求;對於台積電在高雄4座廠投資是否會繼續?郭智輝也透露,是「蓄勢待發」。

綠領職缺逾2萬!環境部12月發布綠領白皮書、縮短學用落差
國際重視淨零排放議題,台灣也以2050年達到淨零排放為目標,各界亟需碳盤查、碳交易人才,環境部長彭啓明19日表示,國內目前每個月有2萬3000多個綠領職缺,比過去5000多個大幅成長,卻也出現學用落差的情況,因此12月中將推出「綠領白皮書」,協助產官學了解綠領工作趨勢,共同培育更多綠領人才。

COP29促成國際碳市場 環境部攜清華大學培育永續人才
2024年度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9次締約方大會(UNFCCC COP29)於亞塞拜然舉辦,通過巴黎協定6.4條,為台灣提供參與國際碳市場的新契機,台灣公部門亟需相關人才。環境部與國立清華大學19日簽署合作備忘錄,共同推動永續專業培訓課程,提供給環境部或其他政府部門主管及永續長參加;環境部也會支持清大開設永續相關教育訓練及課程,共同培育永續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