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風暴來襲!蘋果重整供應鏈力抗關稅成本
記者孟圓琦/編譯
近期美國關稅的議題持續延燒,且稍早在美國時間7月31日已正式簽署新行政命令,就連台灣也慘遭列入20%調整後關稅國。之於全球各大品牌及出口商,無疑都是一大重創,就連知名科技巨擘蘋果也難逃離關稅的魔爪,持續力抗飆升的關稅成本。

根據蘋果發布的第一季財報,其設備銷量因消費者擔憂關稅調漲,而出現非預期的成長。執行長提姆.庫克(Tim Cook)在財報電話會議前,就已指出這項現象,並在會中進一步證實,「關稅恐慌性購買」確實為公司本季成長貢獻了約一個百分點。
延伸閱讀:
台灣關稅20%只是暫時性?行政院:協議完成後可望再調降稅率
台灣關稅20%引譁然!賴清德一早Facebook滅火 強調只是暫時性
儘管先前在 2025 年 5 月的財報會議上,庫克曾表示當時的搶購潮並不顯著,但隨著川普政府實施「對等關稅」,情況已有所改變。庫克向 CNBC(全國廣播公司商業頻道) 透露:「我們在本季初確實看到一些搶購跡象,我們估計這約佔公司整體成長十個百分點中的一個百分點。」
蘋果公司先前透過重組供應鏈和物流以應對關稅衝擊,庫克曾預計關稅成本將增加九億美元。然而,面對關稅政策的持續變動,特別是針對即將發表的 iPhone 17 系列,蘋果可能被迫調漲售價。
為了減輕關稅壓力,庫克提到公司已調整產品分銷策略。目前在美國銷售的絕大多數 iPhone 來自印度,而 Mac、iPad 和 Apple Watch 則主要來自越南,這些產品的原產國關稅成本相對較低。至於供應其他國際市場的產品,則仍主要由中國製造。
然而,蘋果所面臨的挑戰並未結束。近期亦有報導指出,川普政府正考慮對從印度進口的商品徵收 25% 的關稅,這將使蘋果的進口成本暴增至原來的八倍,為其供應鏈策略帶來新的不確定性。
資料來源:appleins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