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向操作玩家慢半拍卻更準?科學研究指出真相與「空間感」有關!
記者孟圓琦/編譯
在電玩遊戲中,將搖桿往前推,螢幕視角究竟該向上或向下移動?這項長久以來困擾玩家的「正向」或「反向」視角操作爭論,如今有了科學答案。布魯內爾大學(Brunel University London)的珍妮佛.科爾貝特博士(Dr Jennifer Corbett)與亞普.蒙內克博士(Dr Jaap Munneke)最新發表的研究發現,玩家選擇操作習慣,與他們大腦感知三維空間的方式有直接關聯。

這項名為《為何軸線反向?在三維環境中優化使用者、介面與視覺顯示之間的互動》的研究論文,旨在探討玩家操作習慣背後的認知神經學原理。科爾貝特博士指出,許多玩家認為自己的習慣來自於接觸的第一款遊戲或某種特定的控制器,甚至會隨著時間改變偏好,但研究發現這些都只是表面原因。
延伸閱讀:
任天堂招募不看學歷看真本事!日本博士應徵也慘遭滑鐵盧
微軟推出「Gaming Copilot」AI助理 引發遊戲公平性爭議
重製遊戲世代來臨?6成7玩家靠重製版遊戲接觸老作品
研究團隊要求受試者進行一系列空間感知實驗,包括心算旋轉隨機形狀、從虛擬角色的視角判斷物體方向,以及克服「西蒙效應」(Simon effect)等任務。結果顯示,受試者在這些任務中的反應速度,能最準確地預測他們是否傾向於反向操作。
「我們發現,玩家心算旋轉物體及克服西蒙效應的速度越快,他們選擇反向操作的可能性就越低。」科爾貝特博士解釋道。有趣的是,雖然反向操作的玩家在任務中反應較慢,但他們的準確度卻更高。這項研究推翻了許多玩家長久以來的認知,證實了操作習慣並非來自於初次接觸的經驗,而更可能是大腦處理三維空間資訊的方式所致。
科爾貝特博士更語出驚人地建議,正向操作的玩家或許應該嘗試反向操作。「對於那些非反向操作的玩家來說,最令人驚訝的發現是,如果他們練習反向操作,表現可能會更好。」她補充道:「雖然不一定,但根據我們的研究結果,這絕對值得一試,因為它可能會戲劇性地提升你在競技遊戲中的表現!」
此外,這項研究的意義不僅止於遊戲。科爾貝特博士認為,這項工作開啟了優化人機互動的巨大潛力。「當今許多技術都在將人類與 AI 或其他機器配對,以擴展我們獨自能完成的事情。了解特定個體如何與特定設定(控制器配置、螢幕位置等)達成最佳協作,將能使人類與機器在各種情境中的互動更加順暢。」從與 AI 玩家聯手擊敗魔王,到執行複雜腹腔鏡手術以避免組織損傷,這項研究的應用前景廣闊。
資料來源:theguardian、euroga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