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生態系監管?Google擬限制App需經「實名驗證」的開發者版本才能安裝

記者孫敬/編譯

Google正計畫從明年開始,要求所有安裝在Google行動服務(GMS)的認證Android裝置,包括透過側載(sideloading)方式安裝的App,都必須來自經過驗證的開發者。這項新政策引發全球Android開發者社群的強烈反對,許多人認為這是Google在生態系統中擴大權力、走向封閉的行為,並發起「保持Android開放」運動。

這項由軟體開發者Marc Prud’hommeaux發起的請願行動,意在集結群眾力量,呼籲監管機構關注此舉帶來的反壟斷影響。

 延伸閱讀:Windows11新增「主動式記憶體診斷」功能 自動揪出RAM問題

0306 5
「保持Android開放」運動,主要對抗Google新開發者認證機制。(圖/科技島資料照)

Google稱打擊惡意程式,開發者憂扼殺自由與競爭

根據Google的規劃,驗證系統預計將在2026年3月擴大到所有Android開發者,並於2026年9月開始在巴西、印尼、新加坡和泰國等四個國家率先實施,之後將推廣到更多地區。

Prud’hommeaux在接受外媒採訪時透露,開發者們幾乎都不贊同這項政策,初步估計有超過9成以上的開發者對此感到擔憂或憤怒,更提到驗證流程要求開發者支付一次性的25美元費用、同意Google的服務條款、提供政府身分證明、App簽署金鑰的所有權證明,還要聲明當前及未來的App識別碼。

身兼Android開源應用替代商店F-Droid董事會成員的Prud’hommeaux,在官方部落格提出質疑,認為「側載」本身就是一個為了區分而發明的詞彙,在電腦上安裝軟體就只是單純的「安裝」,無關乎是手機還是桌機,建議未來用「直接安裝」一詞來區分傳統方式安裝,以及透過如Google Play商店、Apple App Store獲取軟體的方式。

Prud’hommeaux引述外媒報導指出,即便是在Google Play商店,仍有77個惡意App累積超過1900萬次下載,對Google是否有能力檢測到惡意程式表達質疑,直指「從網路側載來源發現的惡意軟體數量,是Google Play應用程式的50倍。」的論點缺乏證據。這個政策限制Android裝置使用者的選擇的自由,還可能使經過驗證的開發者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提交第三方SDK或包裹攻擊的應用程式。

Prud’hommeaux 表示,目前這項政策目前吸引引多國監管機構的關注,他已經與巴西監管機構和美國四個州的反壟斷官員取得聯繫,歐盟也這件事也表達興趣。

資料來源:The Register

Loading

在 Google News 上追蹤我們

發佈留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