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phabet X執行長用「高失敗率」談創業 2%機率如何登月成功?
記者鄧天心/綜合報導
在美國舊金山舉行的TechCrunch Disrupt 2025大會上,Alphabet旗下實驗部門X的執行長Astro Teller分享了他對「登月計畫」(moonshot)的定義,以及X如何以高失敗率推動突破性創新。

延伸閱讀:
Teller表示,X是一個專注於孵化「幾乎不可能實現的構想」的實驗工廠。從早期的自動駕駛專案Waymo,到無人機配送業務Wing,這些都起源於X的登月計畫。然而,他坦言,成功案例僅占所有專案的2%,而這正是團隊策略的核心。「我們每年啟動超過100個新專案,但只有極少數能走到最後,失敗並不可怕,真正的目標是更快發現錯誤,讓資源集中在有潛力的項目上。」他說。
根據Teller的說法,一個真正的登月計畫必須具備三個條件:
第一,它要針對世界上規模龐大的真實問題;
第二,要有一個即使看似不切實際,但能夠徹底解決問題的構想;
第三,必須依靠某種突破性技術,讓改變有實現的可能。
「如果有人在X提出製造傳送機的想法,我的反應會是:太好了,這是一個登月假設。給你一點經費去證明它不行。」Teller強調,實驗的重點不是讓創意成功,而是盡快驗證它是否值得繼續。「只要能得到明確答案,不管結果對錯,都算是成功。」
他指出,X的創新流程以科學實驗為核心,鼓勵團隊從小規模測試著手,持續調整。若測試結果顯示想法比預期更不可行,團隊會果斷中止專案;若結果比想像可行,就會投入更多資源,進一步驗證。「我們的原則是:越早淘汰錯誤的案子,越容易找到正確的方向。」
Teller也談到推動登月計畫所需的心態。他認為,成功的創新者必須同時擁有「膽識與謙卑」,膽識讓人敢於挑戰極端困難的目標,謙卑則讓人能在失敗中快速學習、避免執著在錯誤的方向上。
雖然X多數專案無法商業化,但Teller表示,有44%的資金最終流向「成功畢業」的項目,這反映出高淘汰率帶來的高品質成果。他也指出,創造力並非罕見天賦,而是一種可以重拾的能力。「每個人小時候都曾有創意,只是長大後學會害怕犯錯。只要創造出不會讓人覺得愚蠢的環境,創新就有機會再次誕生。」
Teller的演講提醒科技界,真正的突破來自系統性的嘗試與有紀律的失敗。對他而言,「登月計畫」並非浪漫概念,而是一種實踐——讓理想主義在現實框架中找到最可能實現的方式。
資料來源:Yahoo Finance、TechCrunch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