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推四天工作週拚生育率 上班族有望迎三天週末

記者林育如/編譯

東京邁向四天工作週!為對抗過勞文化與「過勞死」(karōshi),東京都政府宣布自 2025 年 4 月起,將為公務員提供每週四天上班的選項。這項改革並非單純福利,而是迫於現實:日本面臨嚴峻人口危機,生育率持續下降,政府希望藉由改善工作模式,減輕年輕家庭壓力。不過,新任首相高市早苗似乎走上不同路線,今年她因凌晨三點召集幕僚開會而引發關注。

3 10
東京都政府計劃從明年四月起實施四天工作制。(圖/AI生成)

東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強調,新的工作制度可以讓員工更靈活安排時間,特別是有育兒或照顧責任的員工可以更輕鬆兼顧家庭。除了每週多一天假,小池還提出「育兒部分請假」政策,讓有小朋友(大約小學一到三年級)的父母可以每天縮短兩小時工作,但要以部分薪資做交換。

人口數據背後,是嚴峻現實:日本長期生育率低迷,據健保勞動部資料,今年上半年出生人數連年下滑。

在東京,女性面臨育兒與高壓工作的兩難,很多人因為無法兼顧事業、家庭,而選擇避開生育。小池認為,提供更彈性的工作選擇,是為了讓「誰也不用因為生孩子而犧牲工作」。

延伸閱讀:
Z世代的未來職場 AI正在悄悄改寫遊戲規則
AI正在偷走你的工作?真相其實沒那麼簡單!
調查證實:Z世代不介意薪水被公開 最怕公司不公平

這並非日本首次出現四天工作週的構想。根據 CNBC 報導,日本政府早在2021 年就開始推動「工作方式改革 (hatarakikata kaikaku)」,鼓勵縮短工時、限制加班並提升假期彈性。

不過真正落地、能惠及大批員工的方案仍屬少數;目前願意實行四天工作週的企業並不多。

推動者認為,四天工作週不只可能遏止過勞死亡,也有助於提升工作效率和生活品質。勞動調查顯示,超過一半的日本專業人士相信,如果把工作集中在四天完成,他們反而更能保持專注與生產力。

支持者指出,這樣不僅可能改善性別不平等(讓更多女性有空間兼顧家庭與工作),也有助於吸引年輕人才、提升城市活力。

但反對聲浪也存在。持保留意見的人指出,日本根深柢固的工作文化仍是最大障礙:長時間工時、對加班的容忍、以及「勤力就是美德」的觀念沒那麼容易被改變。

儘管挑戰重重,東京這一步仍被許多人視為重要突破。對於日本這個人口持續老化、勞動力短缺的國家來說,四天工作週可能不只是個政治口號,而是為未來社會注入新活力的一帖強心針。

資料來源:The Japan Times、CNBC、CNBC、Fortune

Loading

在 Google News 上追蹤我們

發佈留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