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reads用戶點擊連結意願低落 流量導引成平台發展一大挑戰

記者彭夢竺/編譯

Facebook母公司Meta旗下的社群平台Threads推出近2年,儘管用戶數持續增長,今年初已突破3.5億月活躍用戶,Meta執行長馬克祖克柏更預測,Threads可能成為Meta下一個擁有10億用戶的應用程式。然而,數據顯示Threads平台向其他網站導引的流量仍相當有限,這對依賴外部網站業務的內容創作者、出版商和其他企業而言,可能降低平台的吸引力。

Meta旗下的社群平台Threads今年初已突破3.5億月活躍用戶。(圖/123RF)
Meta旗下的社群平台Threads今年初已突破3.5億月活躍用戶。(圖/123RF)

流量成長顯著但佔比仍微小

外媒《engadget》報導,根據行銷情報公司Similarweb的數據顯示,Threads在6月份的外部導流訪問量攀升至2,840萬次,相較一年前的1,510萬次有顯著增長。然而,考量到Thread 目前每天平均擁有超過1.15億的活躍用戶,這個導流數字仍顯得微不足道。

長期以來,Threads用戶普遍認為,Meta刻意降低帶有連結貼文的觸及率。在Threads營運的近2年時間內,一般共識是避免分享連結,或僅將連結作為主要貼文的回覆。掌管Threads的Instagram負責人Adam Mosseri過去也曾表示,Threads並非刻意降低連結的排名,而是因為「人們不太喜歡和評論連結」,因此「我們不太重視它們」。

Meta對連結的態度,除了用戶偏好之外,也考量到垃圾訊息發送者和其他惡意行為者可能濫用純文字平台上的連結。不過,Meta近期已改變策略,並採取措施在推薦貼文中呈現更多「優質」連結。

Mosseri在6月表示:「我們一直在努力確保連結的排名正確。連結的運作狀況已經一個多月來都好很多了。」Meta也強化了平台上的連結功能,例如允許用戶在Threads個人資料中新增更多連結,並為其「洞察報告」功能提供連結相關的數據分析。Meta在5月份的更新中指出:「我們希望Threads成為一個能幫助使用者擴大影響力的平台,甚至超越Threads之外。」

然而,儘管這些改變,Threads導向外部網站的流量仍然非常少。Similarweb的數據顯示,去年5月和6月,當Threads每月活躍用戶超過1.5億時,僅向外部網站導引了2,480萬次流量;而今年同期,這個數字增加了一倍多,達到5,180萬次。

這些數字仍表明,Threads的大多數用戶很少,甚至從不點擊他們在平台上看到的連結。社群媒體行銷顧問Lia Haberman認為,這並不令人意外,「人們只是被訓練成不去看、不包含、不去思考連結。你不能只是按一下開關,然後突然期望人們接受連結。」

延伸閱讀:Meta衝刺社群戰場!Threads全球日活逼近X年增破127%

出版商流量效益不佳 遠不及臉書

出版商(很可能是在Threads上發布最多連結的群體)似乎也沒有從Threads獲得顯著的流量。提供出版商分析數據的公司Chartbeat顯示,自今年年初以來,來自Threads的出版商頁面瀏覽量幾乎翻了一倍,從1月的880萬次增加到6月的1,510萬次。

Meta旗下的社群平台Threads今年初已突破3.5億月活躍用戶。(圖/123RF)
Meta旗下的社群平台Threads今年初已突破3.5億月活躍用戶。(圖/123RF)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Similarweb和Chartbeat在2025年的數據,來自Threads的導流在3月達到高峰,向外部網站導引了2,880萬次流量,而Chartbeat合作的出版商則從該平台獲得了2,500萬次頁面瀏覽。

然而,儘管最新數據顯示來自Threads的流量在過去一年中顯著增長,但它在出版商總流量中所佔的比例仍然微乎其微。根據Chartbeat的數據,過去一年半以來,Threads一直佔網站導流流量的不到千分之一。相比之下,同期Facebook的導流流量約佔2-3%,而Google Discover則佔約13-14%。即使在其他「小型」導流來源中,例如ChatGPT、Reddit和Perplexity,Threads也僅領先於Perplexity。

Threads的導流數據甚至與過去的Twitter相形見絀,即便是在馬斯克收購該公司之前,Twitter也從未被視為主要的流量驅動者。根據Chartbeat數據,2018年1月,Twitter佔出版商頁面瀏覽量的3%。到2023年4月,在馬斯克收購但尚未將網站更名為X之前,該數字已降至1.2%。

後搜尋時代的挑戰與機遇

在線搜尋體驗日益惡化,AI正迅速取代許多搜尋並侵蝕網站的搜尋流量之際,Threads等小型平台能否穩定地向網站導流,成為一個日益緊迫的問題。正如《華爾街日報》最近報導,出版商尤其受到這些轉變的嚴重打擊。

Threads極不可能單獨填補這些空白,即使導流流量大幅改善。特別是出版商有充分的理由不應過度依賴Meta旗下的平台。同時,Threads顯然有機會在「後搜尋時代」扮演更大的角色。這不僅將有利於Meta長期以來一直爭取的創作者、出版商和小型企業主,還有助於Threads建立自己的獨特身份。

資料來源:engadget

瀏覽 404 次

發佈留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