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快轉」中!7月22日將成史上最短日之一

記者林育如/編譯

根據最新天文數據,地球將在今日(7月22日)完成自轉所需的時間,比平常短1.34毫秒,成為人類有紀錄以來最短日之一。

2 12
地球自轉加速!7月22日將成史上最短日之一 科學家探討神祕異常現象。(圖/AI生成)

雖然1.34毫秒的差距人眼難以察覺,但這個微小變化卻是地球自轉行為異常的延續。《SPACE》報導指出,若這趨勢持續,全球時間系統可能必須在2029年前首度進行「負閏秒」調整,即從原子鐘中減去一秒,這在人類歷史上從未發生過。

地球自轉速度其實並非固定不變。根據2023年一項研究,地球早期的一天僅約19小時。長期以來,由於月球引發的潮汐摩擦,地球自轉逐漸減慢,導致白天變長。月球也因此逐漸遠離地球。

但近年來的紀錄卻顯示出一股意料之外的反向趨勢。自從1973年原子鐘記錄地球自轉開始以來,至2020年為止最短的一天僅比24小時短1.05毫秒。然而,自2020年起,地球多次打破這項紀錄。其中2024年7月5日最為極端,當天地球自轉比平常快了1.66毫秒,創下史上最短日。

根據2025年預測,7月9日、22日與8月5日原本被認為將成為今年最短的幾天。然而,更新的數據顯示,7月10日以1.36毫秒的差距暫居榜首,7月22日以1.34毫秒名列第二,8月5日則預計將縮短1.25毫秒。

雖然加速現象仍在持續,但有跡象顯示變化速度正在放緩,背後的真正原因至今仍未釐清。2024年一項研究指出,極地冰融與海平面上升可能影響地球質量分佈,進而間接影響自轉速度。不過,這種質量重新分佈被認為更多是在緩和而非加速轉動。

另一個更可能的原因,來自地球深處的液態核心。核心活動可能導致角動量重新分配,使地函與地殼加速轉動。

延伸閱讀:
太空版自殺任務?行星TOI-2109b步步逼近恆星 結局只有三種
科羅拉多河曾被隕石餘震改道?新研究提出驚人假設
南韓公布2045年登月藍圖 目標建設月球經濟基地
火星新突破:藻類製生物塑料耐壓測試成功 未來可望打造火星「綠色基地」

「這次的自轉加速仍無明確解釋,」莫斯科國立大學地球自轉研究專家雷昂尼德·佐托夫(Leonid Zotov)表示。「目前大多數科學家認為原因來自地球內部,因為海洋與大氣模型無法解釋這樣的加速幅度。」

佐托夫預測,地球的自轉可能即將再次減慢。他認為,這一波突如其來的加速,或許只是長期自轉趨緩過程中的短暫異常。

資料來源:SPACE

瀏覽 501 次

發佈留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