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讓前總統李登輝「數位重生」了 大罷免問題也能問?
記者鄧天心/台北報導
為延續臺灣民主核心價值,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數位轉型研究院(資策會數轉院)攜手國史館與李登輝基金會,共同推出《PROTOTYPE:民主先生2.0 數位李登輝特展》。展覽於今(30)日在國立臺灣圖書館正式開幕,並將展出長達兩年。透過生成式 AI 與多模態互動技術,讓已故前總統李登輝「數位重生」,以嶄新方式與社會對話,開啟民主精神與未來同行的新篇章。

AI 打造「數位李登輝」 從靜態文獻到互動體驗
本次展覽源於李登輝基金會董事長李安妮女士希望傳承父親理念的初衷。基金會捐贈多年累積的重要文獻予國史館進行典藏,並由資策會數轉院以生成式AI與多模態技術將知識資產數位轉譯,打造能「說話、思考、互動」的虛擬李登輝。
歷時半年開發,資策會FEEL Lab(未來體驗創新實驗室)團隊克服語音資料不足、語言混用與肢體動作重建等挑戰,運用深度生成模型,以「AI對話互動」、「AI情境重建」、「AI跨時空合照」等場景,讓數位李登輝使用中、英、日、台多語對話,並依語境自動調整表情與語調,展現溫度與親和力。
「數位李登輝特展」選在李前總統逝世五周年舉辦,包括前總統蔡英文、教育部長鄭英耀、李登輝基金會董事長李安妮及資策會董事長黃仲銘等均連袂出席,並透過「數位電話」與數位李登輝互動;當李前總統熟悉的聲音再現,讓許多來賓眼眶泛紅,現場驚嘆連連,這不只是AI技術的展演,更是歷史溫度的重現,也期待能喚醒了社會對於民主信念的珍視。
資策會運用李前總統的即時生成AI語音,與包括蔡前總統在內的長期政治友人打招呼,引起在場很大的迴響。蔡前總統回憶當時還是學者的時候,有幸常獲得與李登輝前總統一對一的交流機會,因李前總統的用字遣詞、學養之豐富,且常交疊台、日、英和中文的語境,一開始聽和理解都很費力。她表示,現在運用生成式AI,使得這世代的台灣人更接近李前總統想法,推動民主是這世代的工程,我們希望透過互動與對話,共同思考臺灣的未來。李安妮董事長則認為,數位李登輝特展不僅是AI展現,更是民主精神傳承,提供未來更多想像父親的未來對話。
從FEEL Lab技術實驗室到場域展示互動進行式
資策會董事長黃仲銘致詞時表示,李前總統的思想深具歷史厚度,讓資策會抱持高度審慎的態度,運用生成式AI技術,深度學習李前總統的政策觀點與決策邏輯,並以「聲音復刻」技術重現他獨特的聲音與語調,讓世人再次「聽見」他的話語和歌聲。黃仲銘強調:「科技不是炫技,是透過科技創新對文化歷史的傳承,更是對社會的回應與承諾。」
「數位李登輝特展」即日起於國立臺灣圖書館展出兩年,資策會數轉院將持續收集民眾的體驗數據與回饋意見,並轉化為未來對優化虛擬人物語言理解、互動邏輯與使用者體驗的基礎,更將作為推進未來更多教育、文化、觀光與公共溝通場域的應用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