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20%關稅影響巨大 工具機業者盼:政府支持產業加速推動雙轉型
記者彭夢竺/台北報導
臺灣輸美產品20%暫時性關稅已上路,輸美產品稅率在原本MFN稅率上加上20%,衝擊台灣不少產業。台灣工具機暨零組件工業同業公會(TMBA)表示,這次加徵輸美關稅對工具機產業影響巨大,期盼政府在爭取更合理關稅之餘,也支持產業加速推動雙轉型,並在過渡時期提出因應措施。

根據政院提供的資料顯示,在工具機方面,台灣疊加後的輸美關稅為24%,相較於主要競爭對手日本、南韓、德國的15%關稅,高出9個百分點,壓力較大,部分產品可能會被日、德取代。行政院秘書長龔明鑫表示,工具機產業確實會受到較大的衝擊。中高階工具機如大型龍門機、車銑複合機、精密零件等可能被取代,因此政府將協助業者開拓非美市場降低風險。
工具機公會指出,台灣暫時性關稅20%與日本、韓國等競爭國家的輸美關稅15%相比仍偏高,希望政府盡速美方完成協商,為國內產業爭取最大利益。至於過渡時期,也希望政府能夠支持產業加速推動雙轉型,以AI技術導入數位轉型,建構產業生態系。
工具機公會還提到,若最終關稅確定為20%,也盼望政府持續國際市場開發補助、營運貸款與利息補貼措施,協助業者加速海外據點建置,並整合產官學資源,媒合國際合作夥伴,鞏固工具機產業聚落韌性。
此外,工具機公會強調,工具機相關業者可能要思考跳脫既有商業模式,彈性因應調整,像是從代理商轉型為直銷方式,或是多多運用AI工具,進而轉型提高競爭力。
針對業者的訴求,龔明鑫指出,行政院祭出因應對策,包含補助企業設立海外據點,協助拓展印度、東南亞或歐洲等國際市場;輔導業者導入AI技術進行雙軸轉型;提供外銷、周轉及設備貸款,並搭配利息補貼與信用保證;以及透過研發補助,購置研發、檢測及生產設備加碼擴大內需。
龔明鑫強調,未來將持續協助業者開拓非美市場以降低風險,像是印度、東南亞、歐洲,同時要輔導業者雙軸轉型,並提供貸款補助、汰舊換新補助等,加碼擴大內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