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態玻璃」藏玄機?無邊框iPhone傳聞這次有譜了!

記者孟圓琦/編譯

蘋果在今年的WWDC大會上發布 iOS 26,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全新的「液態玻璃」(Liquid Glass)介面設計。表面上,這似乎只是一個充滿動態與光澤感的視覺更新,但資深應用程式設計師 Craig Hockenberry 的深入觀察,卻揭示了這背後可能隱藏著未來iPhone的重大硬體線索。

Gemini Generated iPhone 3
「液態玻璃」(Liquid Glass)介面設計,可能隱藏著未來iPhone的重大硬體線索。(圖/AI生成)

Hockenberry在他最新的部落格文章中分享,他在為iOS 26更新App的過程中,注意到蘋果提出一項新的設計指導原則:盡可能避免讓任何使用者介面(UI)元件或容器觸碰到螢幕的邊緣。這項規定讓他感到十分熟悉,並回想起 iOS 11 剛推出「安全區域」(safe area insets)的概念時。當時,許多開發者不明白為何需要預留這些螢幕邊緣的空間,直到 iPhone X 帶著螢幕瀏海與底部 Home 指示條問世,這個設計框架才展現其真正的意義——它讓 App 介面能完美適應新穎的硬體設計。

延伸閱讀:
Xcode內建AI助理再進化!Claude將加入蘋果生態圈?
這次能信嗎?知名爆料客傳iPhone 17保護殼推出「液態矽膠」設計

這種「軟體先行,硬體跟上」的模式,正是 Hockenberry 觀察到蘋果一貫的開發「劇本」。另一個例子是蘋果在 iPad 具備多工處理功能之前,就先引入了「應用程式尺寸類別」(app size classes)的程式碼,這項規範讓開發者能提前為不同尺寸的螢幕做好介面配置準備,為日後 iPadOS 允許 App 並排運作奠定了基礎。

因此,這次 iOS 26 強調的「螢幕邊緣留白」與「向心性」(concentricity)設計,也被視為蘋果正在為尚未發表的硬體產品鋪路。Hockenberry 推測,這可能與傳聞中的「全螢幕、無邊框」iPhone有關。

傳統 iPhone 的邊框是硬體與螢幕之間的實體界線,而未來的設計可能會使用柔性 OLED 螢幕,使其像素能無縫「融入」物理邊框,模糊了邊緣的界限。iOS 26 介面在設計上避免觸碰邊緣,正是為了讓 App 在這種「螢幕擴展」的硬體上,也能呈現出最佳的視覺效果。

此外,這項設計也可能與備受期待的 iPhone 折疊機(iPhone Fold)有關。一個可折疊的螢幕會帶來全新的挑戰,而 iOS 26 的設計規範可以確保 App 在螢幕展開或折疊時,都能維持一致且美觀的介面布局。

總結來說,Hockenberry的見解提醒我們,iOS的每一次更新都可能不只是視覺上的改變,更可能是蘋果在為未來硬體進行的前導性軟體準備。雖然目前這僅僅是基於軟體程式碼的推測,但它為我們描繪了一個令人興奮的藍圖——一個螢幕真正延伸至極致、甚至無邊框的未來 iPhone。最終的答案,仍需等待蘋果官方在正式發表會上為我們揭曉。

資料來源:9to5mac

Loading

在 Google News 上追蹤我們

發佈留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