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國安威脅變溝通利器?白宮進駐TikTok、禁令立場大轉彎
記者孟圓琦/編譯
在法律禁令與國安爭議的陰影下,美國白宮正式進駐短影音平台 TikTok,此舉不僅標誌著其在數位政治宣傳上的重大轉向,更引發了外界對川普政府立場前後矛盾的強烈質疑。如今,政治人物利用社群媒體與選民溝通已是常態,但當平台本身就處於高度爭議之中時,其影響力與風險也隨之劇增。美國白宮日前正式開設了 TikTok 官方帳號,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然而,此舉最大的矛盾點在於,該應用程式在美國政府設備上仍處於禁用狀態,而當初推動這項禁令的,正是現任的川普政府。

政治宣傳新陣地:影片內容引人側目
白宮發布的影片內容,旨在以更貼近年輕人的「短影音」形式,展現總統川普及其團隊的獨特個性。這些經過精心剪輯的短片,被形容為「精彩集錦」,試圖塑造出他們果敢、不循規蹈矩的美國領導者形象。其中一支影片,呈現川普總統拒絕國會議員來電的畫面;另一支則是他於記者會上威脅訴訟的片段。此外,白宮發言人卡洛琳·利維特(Karoline Leavitt)在記者會上「痛斥」《紐約時報》記者的影片,也成為重點宣傳內容。
延伸閱讀:
白宮開設官方TikTok抖音帳號 首支影片川普高喊:我是你的聲音
川普非常喜歡TikTok!美商務部長:但必須轉為美國所有
白宮此舉背後的戰略考量顯而易見:利用 TikTok 在年輕族群中的巨大影響力,將總統的形象包裝成「叛逆的偶像」,藉此在即將到來的選舉中吸引年輕選民。在這個人人都是創作者的時代,政府試圖透過這種更個人化、娛樂化的方式,繞過傳統媒體的過濾,直接向選民傳達訊息。然而,這種策略也伴隨著顯而易見的風險。
@whitehouse‘I was the hunted, and now I’m the hunter.’
立場大轉彎:從「國安威脅」到「溝通管道」
白宮使用 TikTok 的行為,與川普政府過去四年來對該應用的立場形成了鮮明對比。早在2020年,川普總統就曾以「中國共產黨可能存取美國用戶數據」為由,發起了全國性的 TikTok 禁令。儘管這項行政命令最終因法院挑戰而未能完全生效,但其國安顧慮的基調,從那時起便深植人心。
然而,在川普第二個任期內,他的態度出現了戲劇性的轉變。儘管美國最高法院已裁定支持一項法案,要求 TikTok 若未出售給美國公司就應被禁用,但川普卻一再延長出售的最後期限。這種在政策上的搖擺不定,被廣泛解讀為一種務實的政治考量:在認識到 TikTok 作為政治宣傳工具的價值後,對國安風險的擔憂似乎已被擱置一旁。這種立場的迅速轉換,不僅引發了外界對政府決策連貫性的質疑,也讓原本的國安顧慮顯得不再那麼急迫。
輿論兩極化:負評與爭議如潮水般湧現
白宮 TikTok 帳號上線後,其影片的輿論反應可謂兩極分化。儘管一部分支持者表示歡迎,但帳號發布的五支影片,都在上線後迅速被大量的負面評論洗版。許多留言直接提及了川普總統與已故金融家、被定罪的戀童癖罪犯傑佛瑞·艾普斯坦(Jeffrey Epstein)之間的關係,這是一個充滿爭議且極具殺傷力的指控,反映出公眾對於這項新舉措的強烈憤怒與不信任。
這些評論不僅僅是針對影片內容本身,更是對政府道德標準、政策一致性以及川普個人形象的質疑。在一個資訊傳播高度碎片化、輿論極度敏感的平台上,白宮試圖通過單向的「宣傳」來主導話語權,但卻面臨著來自大眾最直接、最辛辣的反擊。
資料來源:techcrun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