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士丹利最新報告:輝達GB200穩居AI霸主 效能、獲利完勝AMD

記者孫敬/編譯

隨著GPU經濟學日益成為金融圈的熱門話題,華爾街巨頭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報告指出,在大型AI資料中心中,輝達(NVIDIA)的GB200 NVL72 GPU具有高經濟效益。

舉例來說,一份NVL72 AI機櫃,包含72個輝達B200 GPU和36 個 Grace CPU,這些元件透過NVLink 5高頻寬、低延遲的互連技術連接。雖然每個機櫃成本高達310萬美元,遠高於上一代H100機櫃的19萬美元,但摩根士丹利認為,從經濟角度來看,選擇輝達最新一代的機櫃規模產品,比舊款H100更具意義。

延伸閱讀:量子運算結合AI!IBM與AMD合作打造「量子中心超級電腦」新世代

Morgan Stanley
Morgan Stanley顧問團隊。(圖/Morgan Stanley)

AMD平台竟虧損,高總成本反而最賺錢?

根據摩根士丹利的計算,輝達的GB200 NVL72營收和利潤方面的表現遙遙領先,緊追其後的是Google的TPU v6e陣列(pod)。具體而言,一個100MW(百萬瓦)的AI資料中心,若採用輝達的GB200 NVL72,可實現77.6%利潤率。Googl的TPU v6e則以74.9%的利潤率緊追在後。雖然Google TPU v6e的租賃價格通常比NVL72低了40%到50%,但利潤率仍略遜一籌。

意外的是,採用超微(AMD)MI300和MI355平台的AI資料中心,反而會出現負利潤率,分別為-28.2%和-64%。

以上數據來自摩根士丹利做出的假設,一個100MW的AI資料中心,基礎設施成本為6.6億美元,並以十年攤提。GPU成本則從低端的3.67億美元到高端的22.73億美元不等,並以四年攤提。最終,銀行透過考量不同散熱系統的能源效率和全球平均電價,計算出其營運成本。

有趣的是,從總體擁有成本(Total Cost of Ownership, TCO)來看,輝達的GB200 NVL72系統以8.0658億美元的成本位居最高,其次是AMD的MI355X平台,成本為7.7411億美元。

資料來源:Wccftech

Loading

在 Google News 上追蹤我們

發佈留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