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內部不是分層蛋糕 竟是「岩石布朗尼」?最新研究揭真相
記者林育如/編譯
最新研究顛覆人類對火星內部結構的想像。英國帝國理工學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團隊分析美國太空總署(NASA)「洞察號」(InSight)探測器所收集的地震數據後發現,火星內部並非過去認為的整齊分層結構,反而更像是「岩石布朗尼」——佈滿大小不一的碎片、形狀混亂且極不均勻。

研究團隊指出,這些碎片可能寬達4公里,源自火星誕生初期遭受巨大天體撞擊所殘留的痕跡。首席研究員查拉蘭布斯博士(Dr. Constantinos Charalambous)表示:「那些巨大的撞擊釋放出驚人能量,使年輕的火星大面積熔化,形成巨型岩漿海洋。隨著冷卻與結晶,便留下成分各異的物質塊狀,我們相信這就是如今在火星深處偵測到的碎片。」
與地球板塊運動不斷將地殼回收進入地函不同,火星的內部結構則保持靜止。查拉蘭布斯解釋:「在早期劇烈事件後,火星表面迅速固化成為一層『靜止蓋板』,將下方的地函封住,使那些古老而混亂的特徵得以保存,就像一個行星級的時光膠囊。」
這項研究利用了「洞察號」在2018年至2022年間蒐集到的火震資料,特別分析了8次清晰的震波事件。團隊發現,震波的干涉模式顯示火星地函中存在大規模不規則碎片。
延伸閱讀:
美國國會警告:NASA恐被中國搶先登月!阿耳忒彌斯計畫危機四伏
銀河邊緣驚現「逃逸脈衝星」!卡爾維拉顛覆天文認知
NASA加速單光子CMOS感測技術 助尋地外生命
沒重力也能吃壽司!太空人秀創意太空料理技術
「洞察號」任務負責單位、美國噴射推進實驗室(JPL)的帕寧博士(Dr. Mark Panning)指出:「這些數據不斷改變我們對岩質行星,特別是火星形成過程的理解。能從我們偵測到的火震中發現新事實,真的令人振奮!」
這項研究已於8月28日刊登在《Science》期刊。
資料來源:The Independent 、LIVESCIENCE 、ABCNEWS 、Space.com 、Sci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