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定義程式設計:職場人士的 Vibe Coding 自學指南(上)|專家論點【鄭緯筌Vista】

作者:鄭緯筌(專欄作家,「臺灣電子商務暨創業聯誼會」共同創辦人,前「APP01」網站總監、《風傳媒》產品總監和《數位時代》雜誌主編)

當夕陽西下,你坐在咖啡廳裡,手指在鍵盤上輕盈跳躍,螢幕上的程式碼如詩句般地流淌。儘管你不是資工系畢業的工程師,也沒有十年的技術背景,但此刻,你正在創造屬於自己的數位作品。這就是 vibe coding 的魅力——它不要求你成為技術專家,只需要你跟隨內心的直覺,就可以讓程式設計成為表達創意的媒介。

傳統的程式設計教育需要花費不少時間,總是強調嚴謹的邏輯、複雜的演算法,以及看似深不可測的技術理論。然而,vibe coding 打破了這些框架,它相信程式設計可以像寫作、繪畫一樣,成為一種直觀的創作形式。這種方法特別適合那些在職場中需要解決實際問題,但沒有時間深入學習傳統程式設計的專業人士。

螢幕擷取畫面 2025 09 08 135637
vibe coding定義。(圖/鄭緯筌提供)

想像一下,你是一位行銷專員,每天需要處理大量的數據分析工作。與其依賴複雜的 Excel 公式或等待 IT 部門的支援,如果你可以用幾行簡單的程式碼,自動化這些重複性的工作,那不是很棒嗎?或者你是一位設計師,希望創造一個互動性的作品集網站,現在不需要學習複雜的框架,只需要跟隨你的美學直覺,就可以一步步建構出令人驚豔的作品!

vibe coding 的核心理念,在於直覺驅動和做中學。它不要求你預先掌握所有的理論知識,而是鼓勵你在實作過程中,透過試錯和探索來學習。這種方法特別符合成年人的學習特性,因為我們更傾向於解決具體問題,而非抽象的概念學習。

許多職場人士對程式設計抱持著敬而遠之的態度,認為那是天才或理工科系背景的人才能掌握的技能。這種心理障礙,往往是學習路上最大的絆腳石。vibe coding 的第一課,就是要幫助你重新定義與程式設計的關係。

延伸閱讀:把AI變成你的第二大腦:打造亮眼的個人品牌|專家論點【鄭緯筌Vista】

老實說,程式設計並不是數學考試,沒有標準答案,也不需要完美的邏輯推理。它更像是一種對話:當你向電腦描述你想要完成的任務,電腦則透過執行程式碼來回應你的想法。在這個過程中,發生錯誤是很正常的,甚至是必要的。要知道,每一個bug都是學習的機會,而每一次除錯都是技能的累積。

當你開始將程式設計視為一種創作工具,而非技術考驗時,學習的焦慮自然會轉化為探索的好奇。你會赫然發現,寫程式時的那種專注狀態,與你在進行其他創作活動時的心流體驗非常相似。時間彷彿靜止,思緒清晰,每一個功能的實現都帶來成就感。

當然,這種心理轉換需要時間和練習。建議你從最小的專案開始,比如製作一個簡單的個人網頁,或者寫一個自動整理檔案的小程式。不要追求完美,而是享受過程中的每一個小發現。當你看到自己的程式碼第一次成功執行時,那種喜悅會深深地印在腦海的記憶中,成為繼續學習的動力。

選擇適合的工具,對於 vibe coding 的成功來說很重要。與傳統程式設計教育強調從底層開始學習不同,vibe coding 鼓勵使用那些能夠快速看到成果的工具和語言。這些工具的共同特點是學習曲線平緩、即時回饋明顯,以及擁有豐富的社群資源。

對於想要創建網站或網頁應用的學習者,HTML、CSS 和 JavaScript 是最理想的起點。這個組合被稱為前端開發的「黃金三角」,但在 vibe coding 的框架下,你不需要深入理解它們的技術細節。HTML 就像是房屋的骨架,CSS 是房屋的裝潢,JavaScript 則是賦予房屋生命力的電器系統。你可以從模仿優秀的設計開始,逐漸理解每個元素的作用。

如果你更傾向於數據處理和自動化,Python 是不二選擇。它的語法接近自然語言,即使是初學者也能快速上手。想像你需要處理每月的銷售報告,傳統方法可能需要花費數小時在 Excel 中手動操作,但用 Python 寫一個簡單的腳本,幾分鐘就能完成相同的工作,而且可以重複使用。

開發環境的選擇,也同樣重要。Visual Studio Code 是目前最受歡迎的程式編輯器,它免費、輕量,且擁有豐富的插件生態。對於初學者來說,它的智能提示功能就像是一位耐心的導師,會在你輸入程式碼時提供建議和修正。另外,像是 CodePen、Repl.it 或 Glitch 等線上程式設計平臺也是絕佳的選擇,它們讓你可以直接在瀏覽器中設計程式,無需複雜的環境配置。

螢幕擷取畫面 2025 09 08 135717
推薦工具快速導覽。(圖/鄭緯筌提供)

請謹記,工具只是媒介,真正的魔法在於你的創意和想像力。不要被工具的複雜性嚇倒,也不要過分糾結於選擇。先選一個順眼的工具開始動手,在實作過程中你自然會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工具組合。

vibe coding 的一個重要原則,是從模仿開始。這與許多人對創新的理解可能相衝突,但實際上,模仿是所有創作領域的基礎學習方法。畫家臨摹大師的作品,作家研讀經典的文本,音樂家演奏前人的曲目。在程式設計領域,閱讀和修改優秀的程式碼同樣是快速進步的途徑。

坊間的某些開源社群,為 vibe coding 學習者提供了豐富的學習資源。舉例來說,GitHub 上有成千上萬的專案,從簡單的個人網站到複雜的應用程式,你都可以自由下載、研究和修改。選擇一個你感興趣且複雜度適中的專案,嘗試理解它的結構和邏輯,然後根據自己的需求進行修改。

這個過程就像是拆解一個精美的鐘錶,然後重新組裝。你不需要理解每個零件的製造工藝,但你會逐漸明白它們是如何協同工作的。在修改的過程中,你會學到新的程式設計技巧,理解不同的解決方案,更重要的是,培養出對程式碼結構和設計模式的直覺。

隨著經驗的累積,你會慢慢發現自己不再滿足於純粹的模仿。你開始有了自己的想法,想要實現一些與眾不同的功能。這就是從模仿走向創新的轉折點。也許你在原有的相片展示網站基礎上,加入了地圖顯示功能,讓訪客可以看到每張照片的拍攝地點。或者你在數據處理腳本中,加入了視覺化圖表,讓分析結果更加直觀。

這些小的創新看似微不足道,但它們代表著你已經從被動的學習者,轉變為主動的創作者。你開始用程式設計來解決實際問題,表達個人想法,這正是 vibe coding 的最終目標。

Loading

在 Google News 上追蹤我們

發佈留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