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Cloud積壓千億美元訂單 執行長無私分享三招賺錢心法

記者孫敬/編譯

Google Cloud業務執行長Thomas Kurian在高盛技術大會透露:「我們已經從AI相關服務中賺進數十億美元,且客戶需求正持續快速增長。」

根據Kurian的說法,Google Cloud的業務積壓訂單已高達1060億美元,成長速度已超越營收增長。他預估,超過50%的積壓訂單將在未來兩年內轉化為實際營收,未來兩年Google Cloud新合約營收將貢獻約580億美元。

延伸閱讀:輝達Blackwell接班人「Rubin CPX」曝光 將專攻複雜生成式任務

Google cloud 20250910 e1757500212345
Google Cloud的業績表現亮眼,預計在未來2年逐漸貢獻營收。(圖/Google Cloud)

從按用量計費到訂閱模式,Google Cloud的多樣化獲利策略

Kurian進一步解釋了Google Cloud如何將AI服務變現,主要分為以下幾種模式:

  • 按用量計費(Consumption):企業客戶可以根據使用量付費,例如使用GPU、TPU或模型,以 「Tokens」(AI模型處理的數據單位)為計價基礎。
  • 「轉移率」計費(Deflection rates): 在客戶服務系統方面,Google 根據為客戶帶來的商業價值計價,例如系統的上線時間、可擴展性、AI功能與安全性等。客戶可藉由「轉移儀表板」等工具追蹤和管理客服互動。
  • 訂閱模式(Subscriptions): 客戶也可以透過訂閱制來使用雲端服務。這包括每位使用者按月付費的模式,例如Google的Gemini產品與Google Workspace生產力套件。此外,個人雲端儲存訂閱服Google One,也提供了更高階的「Google AI Ultra」方案,每月249.99美元,提供獨家AI產品與30TB的儲存空間。

Google Cloud鎖定既有客戶與新客戶,加速業務增長

Google Cloud除了透過多元的計價模式來獲利,也積極拓展客戶群,並透過「追加銷售(upselling)」來提高客戶的單筆消費金額。Kurian指出,當客戶使用Google的AI服務後,往往會使用更多其產品。他表示,這使得簽約客戶的實際花費超出了合約金額,進而推動營收增長。

Kurian 透露,今年上半年新客戶數量較上季成長28%,且近三分之二的既有客戶已大量使用Google Cloud的AI工具。他強調:「向現有客戶銷售總是比向新客戶銷售容易,這有助於我們降低銷售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全球十大AI實驗室中,有九家是Google Cloud的客戶,包含Google競爭對手,如ChatGPT的開發商OpenAI和新創公司Anthropic。

資料來源:ReutersCNBC

Loading

在 Google News 上追蹤我們

發佈留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