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也來救?外媒爆英特爾積極尋求外部投資 股價看好上漲6%

記者孫敬/編譯

外媒報導,英特爾正在向蘋果(Apple)尋求投資,目前雙方的談判仍處於初期階段,未來是否能達成協議仍是未知數,但受此消息激勵,英特爾股價在週三收盤時上漲超過6%。

延伸閱讀:台積電出新招「用AI設計AI晶片」 目標節能效率提升10倍

Silhouette of a person using mobile phone in front of the Apple logo 123rf
據傳英特爾已經跟蘋果洽談投資合作。(圖/科技島資料照)

從政府到輝達,英特爾三方聯手拚求生轉型

這項消息是在輝達(NVIDIA)宣布將斥資50億美元入股英特爾,並取得約4%股權的幾天後傳出。輝達與英特爾的合作協議除了投資外,更包含了共同開發PC和資料中心晶片的計畫,但不包含英特爾的晶圓代工事業,輝達並不會委託英特爾生產AI運算晶片。

英特爾執行長陳立武為了扭轉公司頹勢,正積極尋找外部合作夥伴。過去,英特爾曾是半導體產業的龍頭,並以「在矽谷裡放入矽(silicon)」的傲人姿態,樹立了技術領先的地位。然而,近年來在蓬勃發展的AI晶片競賽中,英特爾已明顯落後於輝達和超微(AMD)等競爭對手。

數週前,白宮主導了一項協議,讓美國聯邦政府以入股10%的方式,提供英特爾約100億美元資金,用於在美國境內興建或擴建晶圓廠。此外,上個月英特爾也獲得日本軟銀集團(SoftBank Group)高達20億美元的股權投資。這些連續的資金注入,成功提振了投資者的信心,自今年八月中以來,英特爾股價已攀升超過40%。

蘋果的戰略考量,分散供應鏈與強化美國在地製造

若蘋果最終決定投資英特爾,這將是市場對英特爾的另一張信任票。蘋果過去曾是英特爾的長期客戶,但在2020年後,蘋果便逐步將旗下Mac電腦的晶片,轉換為自行設計的Arm架構晶片。

目前,蘋果高度依賴競爭對手台積電來生產其自家設計的晶片,與英特爾建立新的合作關係,將有助於蘋果分散其晶片供應商基礎。尤其在當前中國與台灣之間的地緣政治風險日益升高的情況下,多一個晶片供應來源能有效降低風險。

此外,在美國總統川普主政期間,這筆對英特爾的潛在投資也有助於強化蘋果與美國政府的關係。儘管蘋果的供應鏈主要仍位於海外,但該公司已承諾在未來四年內,將投入約6,000億美元用於美國國內的相關計畫。白宮發言人Kush Desai回應媒體時表示:「美國政府並未參與英特爾的日常營運,納稅人對英特爾的成功抱有期望,政府支持像英特爾這樣標誌性的美國公司,做任何能鞏固美國科技霸權的事情。」

對於英特爾而言,成功建立有利可圖的合作夥伴關係,並說服外部客戶使用其晶圓廠,仍然是其未來發展的關鍵。據悉,這家總部位於加州聖塔克拉拉的公司,也正在與其他公司洽談可能的投資和合作機會。

資料來源:Reuters

Loading

在 Google News 上追蹤我們

發佈留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