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 Sora 2自由生成皮卡丘、海綿寶寶 遭批根本「AI侵權大軍」
記者鄧天心/綜合報導
OpenAI近日推出全新AI短影音平台「Sora 2」與其專屬iOS社交應用「Sora」,主打使用者僅需幾秒鐘錄製臉部與聲音,就能將自己的形象與聲線「無縫融入」AI生成的各種影音場景,無論是科幻大片、經典動畫、日常短劇,還是虛構歷史,都能「親自演出」。
這項客串功能不只畫質與物理模擬大幅提升,更強調多鏡位敘事連貫、真實音效同步,以及對複雜指令的準確理解。
然而,Sora 2在技術升級的同時,其「低門檻生成」與「高自由度創作」特性也帶來版權與風險爭議。平台上線短短數日內,就出現大量知名動漫、遊戲角色(如皮卡丘、瑪利歐、海綿寶寶)的「惡搞」或「未授權」短片,甚至有用戶製作出納粹裝扮的海綿寶寶、犯罪行為的皮卡丘、或經典卡通角色跨界互動的荒誕內容。

延伸閱讀:
馬斯克又惹事!這次槓上Netflix 呼籲大家「別再訂Netflix」
與過往AI生成工具相比,Sora 2對內容的把關明顯寬鬆。平台雖標榜會因應版權與敏感內容限制部分生成請求,但實測顯示,只要用戶「夠有創意」,幾乎所有經典IP都能被任意組合、重現於AI影片中。這樣的現象,一方面凸顯AI技術賦能大眾創作的潛力,另一方面也暴露出「AI抄襲」問題正從文字、靜態圖片,快速蔓延到動態影音領域,過去遊戲公司可能對個人粉絲的未授權使用開罰,如今AI工具卻讓侵權行為變得更容易、規模更大。
OpenAI並未明確公開Sora 2的訓練數據來源,外界普遍質疑其是否大量使用網路公開影片與知名作品作為訓練素材。這種「黑盒子」狀態,讓內容原作者與版權方更加擔憂自身權益受損。業界觀察也指出,隨著AI生成內容門檻降低,「誰該為AI內容負責」、「如何保障創作者權益」、「平台如何自律」等議題,將成為新挑戰。
目前Sora平台仍採邀請制,僅在美國、加拿大等地區的iOS裝置開放測試,官方坦言初期會嚴格管控青少年使用與敏感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