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熟世代「視覺轉換期」提早報到 依視路用AI鏡片打擊3C惡視力
記者彭夢竺/台北報導
隨著3C科技的普及,現代人的用眼時間急遽拉長,不管是工作還是日常生活,從早到晚緊盯手機、電腦與平板,讓「視覺疲勞」與「焦距轉換困難」提早報到。
台灣的平均工時是全球數一數二的長,間接導致上班族用眼過度。根據1111人力銀行調查,有高達27.22%的上班族,整天使用3C的時數高達12小時以上,更有高達7成8的上班族坦言,長時間使用3C產品讓眼睛健康狀況不如以往,容易出現重影,需要把螢幕比例放大超過100%才能比較舒適清楚,已經對於日常工作造成些許不便及影響。

長庚醫院眼科部醫師林睿彥臨床觀察也發現,有越來越多35歲以上的輕熟世代出現「看近吃力、遠近切換不順、夜間對比度下降」的狀況,顯示他們已經進入「視覺轉換期」。所謂的「視覺轉換期」,是指眼睛的水晶體彈性與睫狀肌協調力下降所引起的遠近焦距切換速度變慢,而過去這樣的狀況常見於40歲以上族群,如今許多年輕上班族因為長時間暴露在3C產品下,讓這個轉折點提前出現。
提早進入「視覺轉換期」也不用擔心,正視這段轉換期,及早配戴合適鏡片,就可以有效矯正視力。面對輕熟世代視覺轉換期,光學鏡片品牌「依視路」全新上市的萬里路睿視智輝漸進鏡片,結合「AI孿生技術」與「瞳孔模擬系統」,透過高精度的瞳孔反應演算法與技術,可依據個人瞳孔大小與變化動態,自動微調鏡片後表面光學結構,降低高階像差、最小化波前誤差,更透過雙面鏡片設計,在不影響整體外觀與漸進度數的前提下,近看時提供自然的放大效果,特別適合如閱讀小型字體、檢視手機訊息等需求,幫助輕熟世代找回清晰的視界。

《科技島》執行長王志堅觀察指出,科技確實讓生活更便利,特別是AI與數位工具普及後,許多上班族的工作型態更加「視覺集中化」,一整天下來眼睛幾乎沒有真正休息的機會,這其實是一種新的「數位職業病」,提醒企業在推動數位轉型時,也要同步關注員工的用眼環境、螢幕亮度與休息頻率。
1111人力銀行發言人曾仲葳則表示,超過七成八的上班族自覺眼睛健康明顯退步,這代表「視覺疲勞」已成為現代職場的隱形傷害之一,建議企業可以從改善工作環境著手,例如規劃視覺休息時間、補助視力檢查或是護眼鏡片,讓員工能夠長期維持好的視覺表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