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屆成電論壇落幕!科技業者齊聚 引領智慧製造新賽局
記者彭夢竺/綜合報導
第五屆「成電論壇」於10日舉行,今年論壇以「數位轉型下的智慧製造與服務創新」為主題,特別邀請 6 位校友分享經驗,包含旺宏電子董事長吳敏求、佳世達集團董事長陳其宏、台達機電事業群副總經理蔡清雄、Google Chrome OS 研發總經理馬大康、超微半導體(AMD)台灣商用業務處資深業務副總經理林建誠,以及盟立集團董事長兼總裁孫弘。
主辦單位成大校長沈孟儒於開場致詞時表示,成電論壇已邁入第五年,半導體產業是龐大的生態鏈,成大各科系校友居中扮演重要角色,許願明年校慶期間能夠擴大集結校內相關論壇,促成各界更多的交流。

吳敏求指出,結合 AI 的智慧製造運用,對帶動台灣產業鏈的成長非常重要,37 年前他回到台灣創業,開發全球第一個全面電腦化的半導體生產線,更首度創建把 Data 大數據應用在半導體的 AI 系統,進而大幅提昇台灣生產製造品質。而旺宏的高品質產品更是經過世界級航太産業的驗證,低軌衛星即率先採用。
陳其宏目前擔任成大全球校友總會理事長,演講時他提到,台灣在全球製造業具備重要地位,更應該善用資料優勢,掌握 AI 浪潮,以機器人和虛實整合,打造智慧製造的光明未來。智慧製造的本質不只是自動化,而是讓 AI 即時監測、分析與決策,實現自主運作,唯有將 AI、資料與製造現場深度融合,才能讓工廠具備自我學習與預測能力。
陳其宏強調,人形機器人的優先運用場景最適合在工廠落地,因為機器對機器溝通的順暢和精準度,將會早於服務型機器人的進展。「善用台灣在智慧製造大量累積的數據和資料,積極投資軟體演算法並進行虛實整合,將是台灣維持在製造領域優勢的最大關鍵。」
蔡清雄分享,自 2015 年起台達電子積極推動智能製造,透過數位化技術全面提升生產效率與品質,並秉持「以人為本」的理念,致力於讓員工投入更具創造價值的工作,逐步推動「機器換人」,以降低直接人力需求,同時建構自動化智能產線設計平台,提升間接人員的投資報酬率(ROI),也將持續透過全面數據監控與優化生產流程,在全球多地設立先進智能工廠,展現在智能製造領域的領導地位。
馬大康則提到,隨著科技快速演進,Google 在 2017 年從行動裝置優/先,走到了AI優先,除了在軟硬體的AI領域進行創新以外,「我們在意的是,打造AI需要以負責任的態度去推進,而且 AI 要能夠讓人人都受惠!」隨著生成式 AI 快速發展,許多新的 AI 雲端及終端晶片的研發設計與製造正持續發生,台灣在半導體製造、AI Server、資料中心等領域,都居於有利的競爭地位。
林建誠表示,AI 浪潮來襲,人工智慧的創新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各個領域加速發展。各種應用不斷演進,龐大訓練或推論模型、生成式 AI 的趨勢,對運算效能與開發效率有更高挑戰。如何採用更合理有效解決方案,加速產品化的時間,成為台灣產業與開發者重要的課題。「AMD運用企業用戶廣泛採用的 X86 CP,GPU 加速器、AI PC 平台,軟體開源 ROCm 平台與多元的工具鏈,結合台灣的產業優勢,一起持續在全球 AI 產業取得重要地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