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縕儂熱愛教職工作,深受台大學生的喜愛。
針對台灣科技人才的培育,前科技部長陳良基認為,台灣有完整的生態圈,非常適合製造業的發展,但針對軟體方面的活絡度略顯不足。他建議,將AI智慧加進服務業或軟體業,將成為台灣的
現在國際都在積極培育航太人才,並將相關研究應用在生活或經濟層面,台灣也應該朝此方向進行,培育朝向規劃太空任務的人才!
以DRAM為主力的南亞科技,先蹲後跳的策略,新廠落成後將大舉徵才,不再鎖定頂尖大學人才,只要你有心加入研發的腳步,南亞科都歡迎你!
在AI時代下,該如何打造課綱?探究與實作仍是重要的,並應該更加重視經驗與思考,陳竹亭教授同意,教育非全然機械化,他主張少子化下應該減少分科的數目。
提供實戰的舞台和環境太少,目前市場的狀況是大多的企業雖然有意願導入AI,但大多不得其門而入
在AI浪潮底下,黃光彩期待課程能夠開設到海外去,他認為,傳統產業一樣有高科技的運用,學術界應該讓更多理論能夠實際運用到產業或生活中。
台灣科技人才缺口,大同大學校長何明果認為,可以透過引進國際白領人才來解決!他建議學生抱持開放態度學習,跨領域成了大同大學的特色。
擔任中華軟協 AI 大數據智慧應用促進會會長,推動產業 AI 智慧應用發展,促使產業 AI 化、AI 產業化。
彭裕民於工研院任職長達30年,在帶領大型研發團隊、跨領域合作、國際化及學界合作上,均展現豐碩卓越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