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浪|Google 正面回應創新者的兩難!OpenAI 與蘋果設計之神打造的 AI 裝置到底是什麽?
這集內容主要討論了三個近期重大的人工智慧科技新聞,Google I/O 大會、OpenAI 收購 I/O 公司,以及 Anthropic 發表新模型。主持人深入分析了 Google 如何透過 AI Mode 應對「創新者的兩難」困境,指出儘管目前 AI 搜尋產品仍有改進空間,但 Google 全力投入 AI 搜尋並探索訂閱制的策略,展現其擁抱 AI 時代的決心。此外,內容也探討了 OpenAI 與前 Apple 設計師 Jony Ive 合作打造 AI 消費性裝置的潛力,並比較了它與 Google XR 眼鏡等未來 AI 互動模式的發展,強調 AI 助理技術成熟度將是關鍵。
本集重點整理:
• Google 應對「創新者的兩難」推出 AI 搜尋新模式 (AI Mode):在 Google I/O 大會上,Google 針對其核心搜尋業務面臨 AI 威脅的「創新者的兩難」問題,推出了搜尋的「AI Mode」新功能。此模式將 Google 搜尋介面轉變為類似 ChatGPT 的聊天機器人,能整合網路內容並由 AI 提供總結性答案及相關連結。儘管初期體驗主持人認為不如其他 AI 搜尋工具,但其重要意義在於顯示 Google 願意「全新全意投入 AI 搜尋」這一趨勢。
• Google 在 AI 搜尋市場的戰略與核心優勢:Google 儘管面臨 AI 搜尋可能帶來的廣告收益下降和成本上升的商業模式挑戰,但已決定全面擁抱 AI 時代。他們正積極探索訂閱制,例如推出了 Google AI Pro (每月 2 美元) 和 Google AI Ultra (每月 250 美元) 等 AI 服務訂閱方案。Google 在 AI 搜尋領域的競爭力體現在三大核心優勢:擁有最強大的 AI 模型 (如 Gemini 2.5 Pro)、能將 AI 與其龐大且深入使用者生活的生態系產品 (如 Gmail、Google Drive、日曆) 深度整合以提供個人化回應,以及其多年優化累積的強大網路內容索引 (indexing) 能力。此外,Google 擁有自家的 TPU 晶片,使其在運行 AI 推論時具備成本優勢。
• OpenAI 與 Jony Ive 合作開發的下一代 AI 消費者裝置 (IO):OpenAI 的執行長 Sam Altman 與 Apple 前首席設計師 Jony Ive (透過其公司 LoveFrom 旗下的 IO 子公司) 聯手,旨在打造一個「AI Native 的消費者裝置」,預計重新定義人類與數位世界的互動模式。Sam Altman 認為軟硬體需更緊密整合,因此 OpenAI 以 65 億美元收購了 IO 公司。此裝置被定位為手機和筆電之外的「第三個主要裝置」,而非取代現有智慧型手機。
• IO 裝置的特性與市場成功潛力:根據爆料,這款裝置預計在 2027 年開始量產,外型可能類似於「AI Pen」,比 Humane AI Pin 稍大,可掛在脖子上。它將配備相機和麥克風,但沒有內建螢幕;需要顯示內容時,會藉用使用者的手機或筆電螢幕。主持人認為,儘管設計概念與過去失敗的產品類似,但隨著 AI Agent 技術的迅速成熟(如能完成複雜任務的 OpenAI Operator 代理),該裝置有望在「時機成熟」的背景下取得巨大成功,不像 Humane AI Pin 因 AI 能力不足而生不逢時。
• Google 在 AR 眼鏡領域的佈局 (Android XR):為了應對未來 AI 裝置可能顛覆互動模式的潛在威脅,Google 也同步佈局,在 I/O 大會展示了其 Android XR 智慧眼鏡。這款眼鏡除了具備智慧眼鏡的基本功能外,最大的特色是其鏡片上帶有顯示功能 (display),能夠直接在眼前投影 AR 物件和資訊。結合 Gemini AI,它能實現即時語音回覆訊息、識別現實世界物體並顯示相關資訊、甚至即時翻譯對話內容等多項創新功能。這顯示 Google 在探索未來裝置形態上也具備前瞻性,並已進行了相應的準備。